夏山学校自然节气生活之清明三候

清明三候

农历三月廿二日-廿六日

(公历4月14日-18日)

虹始见(xiàn)。虹,虹蜺(ní)也,诗所谓螮(dì)蝀(dōng),俗读去声也。注疏曰:是阴阳交会之气,故先儒以为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焉,今以水噀(xùn)日,自剑视之则晕为虹。朱子曰:日与雨交,倏(shū)然成质,阴阳不当交而交者,天地淫气也。虹为雄,色赤白,蜺为雌,色青白,然二字皆从虫。《说文》曰:似螮蝀状。诸书又云:尝见虹入溪饮水,其首如驴。恐天地闲亦有此种物也,但虹气似之借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图片源于网络

虹,就是我们在夏季雨后天晴时见到的彩虹。古人给它起名虹蜺,在《诗经·鄘风·蝃蝀》中又被称为螮蝀或蝃(dì)蝀,“蝃”同“螮”。你有没有发现,不论哪一个表示虹的字都是用“虫”做偏旁,似乎暗示着这种发生在天空中的光学现象与动物有着某种关联。上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段话说的很清楚,彩虹是“虹”和“蜺”两种动物的化身,也就是我们有时看到两道同时出现的彩虹,在内侧的叫虹,外侧的叫蜺。仔细观察会发现蜺的颜色顺序与虹相反,且颜色暗淡。古人凭借想象,认为虹是雄性,蜺是雌性,而且把虹的形象描绘的有头有脸,说头像驴的头,是一种妖虫。我们无法解释古人为什么将这样美丽的一种自然现象想象的如此负面,不过我们也习惯了古人常用想象来填补认识上不足的做法。螮蝀作为虹蜺的另一个专有名词,常用来借指桥,也不知道是虹和桥到底是谁启发了谁。

清明之雨

清明三候,已经有了初夏的样貌,温度一路攀升,杨絮、花粉这些恼人的东西在干燥的空气中越发的逍遥。此时公园里的花在春风的恩泽中尽情绽放,炫耀她漂亮的羽衣。4月15日,三候第二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网课在持久的疫情中开始了。下午带女儿去公园寻找上午刚学的“蒌蒿满地芦芽短”中叫蒌蒿的植物,顺便看看湿地中的芦苇长多大了。天气预报今晚将有雨,此时天空灰蒙蒙的。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湿地芦苇。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陆续发现了黄栌花、菊花桃、黄刺玫、红瑞木、天目琼花。

黄栌

香山红叶的主角,五月初,整株树会变得如烟雾般通红,那是不孕的花凋谢后长出的丝状花梗。

蒲公英

路遇超大的蒲公英,给它画个像,它长在一片特殊的植物中,临走时我们刻意用枝叶将它隐藏,怕有人摘走。

自惊蛰至春分,再到清明三候,一直都很干燥,每次出门,带回来的除了享受春光的好心情,还有沾满裤腿的细土。当天晚上,一阵疾风挤进门缝呼呼作响,不一会一场像样的春雨如期而至。子夜时分,春分二候的雷和三候的闪电相约而至。熟睡中的女儿醒了,还好,不是被惊吓而醒,而是有兴致的感叹,还要我把窗户打开,想听听雷声,看看闪电。这应该是北京今年第一次的雷与电。没想到的是,这场雨不是杜牧笔下池州的纷纷细雨,而是持久的中雨,想必明天真的会气清景明。

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

一夜雨后迎来了持续两天的强烈阵风,它阻挡了许多人踏春的脚步,却拦不住我的好奇心。今天杨絮还会飘吗,花粉还会弥漫吗?答案或许就在女儿这一天没有打过一个喷嚏,没有流过一次鼻涕。

“在植物眼中,花是繁衍的器官;在昆虫眼中,花是食物的来源;在人类眼中,花是欲望的象征。花,撬动人们的审美,传递人们的情感,点亮人们的视野,也融入了各种美的想象。”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强烈的阵风,摧落出花雨,加速了花的凋谢,将残缺的美留在枝头。

疾风过后的花

海棠、稠李被阵风吹落了花瓣。

前几天徒手捕捉杨絮,每一朵蓬松的白絮裹着一粒种子。这场雨让成熟的杨絮收敛了很多,此时,多数杨絮粘结在一起。从它完全张开的果实可以看出今年传播种子的主要任务要如期完成了!

后记

女儿第一天网课学习了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苏轼仅仅驻足于江南僧人惠崇的一幅画前就可以写出如此传神的诗句,苏轼没有见过惠崇,因为惠崇离开这个世界二十年后苏轼才出生,或许当苏轼看到这幅春江晚景图时已经距离它的诞生超过了半个世纪。

抱茎苦荬菜

与蒲公英花比较像的菊科植物。

我问女儿“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为什么苏轼没有看到画中有河豚,却单单想到了它?女儿摇摇头,其实这也是我想知道的,后来知道《说文》在解释“蒌”这种植物时说:“草也,可以烹鱼”,可以想见直到今天,河豚都是令人难以抗拒的有毒美味,古人早就懂得用有香味的蒌蒿烹食美味。这两句诗无疑暴露了苏轼好吃的秘密,大概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耀眼光芒遮挡了他身为吃货的角色。

点地梅

那天,我和女儿在森林公园里没有找到蒌蒿,但发现和它样貌接近的艾蒿。

清明三候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的鸟鸣

夏山学校,携手自然观察者段硕推出“自然节气生活”专栏,在今年伊始将带领大家一起从日常的现代生活中,观察自然节气的变化,扩展都市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觉知,和我们的孩子、家人一起越来越回归到符合自然节律的生活。

往期回顾:

孟春: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立春一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立春二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立春三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雨水一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雨水二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雨水三候

仲春: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惊蛰一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惊蛰二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惊蛰三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春分一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春分二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春分三候

季春: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清明一候

夏山学校

自然节气生活之清明二候

我们是二十四节气的传人,吟诵着春雨惊春清谷天的节律走到了今天;我们还是《诗经》的后人,歌唱着草木之美、鸟兽之美、情感之美和季节之美熔炼成的生活之美的诗篇。走过了三千年的民族,先民心目中受到智慧和美启迪的花草,虫鱼,鸟兽在我们的生命记忆中是否依旧清晰?在这个栏目里,我们会用今天的生活方式重拾古人对自然与人相处的点滴感悟。抬头欣赏身边那些感动过先民的植物,用体验式的活动,重新走进自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认知方式,去感受延续了数千年的生命之美和我们这个民族不变的情感意境。

——段硕

夏山学校,支持孩子和父母共成长

从年成立至今,我们始终坚持以“爱和自由”支持孩子和父母回归自然的生活之道。

段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4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