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因为一些事情打扰了心,不由得各种患得患失、长吁短叹。也更加明白红尘炼心的不易,在修行的路上身边的至亲至爱挚友,都有可能化作试炼你的金石,他们让你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的去面对每一次冲击与压力。好不容易,收拾了心境,静下来一个人看着窗外,烦忧的思绪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浮现徘徊。
繁花似锦,柳密如织,只是造化一时幻化的美景,转眼即蝶残莺老,花谢柳飘,可见好景不常在。惟有智者能识得时空的幻像,在最美好的境地里,不为繁花沾心,密柳缠身,依然来去自如。但自己往往也是那个痴者,因好景不留而伤心,了无生趣。
想起去年有一场大雨,受台风影响,狂风骤雨,第二天清晨,马路边遍地落叶残枝,花坛里几丛瘦弱的灌木被连根拔起,凄苦寂寥地躺在泥泞中;粗壮的木棉树虽断了不少枝干,但仍静立路旁,巍然不动。
风雨从不偏向任何一个人。只看人是否有一颗“定心”,定心源于稳定的内核,深植的意念。心中无波澜,外在任风摇。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国时断了粮食,随从的弟子们都生了病。子路抱怨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答道:“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本心,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古时候得道之人,在困厄的环境下能快乐,在通达的情况下亦能快乐。心境快乐的原因,不在于困厄和通达,大道存于心中,那么困厄和通达就如同寒与暑、风与雨那样有规律地变化了。
人在大环境面前,确实是很渺小的。有时我们就如同风雨中飘摇的草木,唯有把根扎得深一点,再深一点,才能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站稳脚跟。
暴风雨有两种,一种是外界有形之害,一种是内在无形之伤。
外界之风雨,难以预料,多不能避免,无论是工作上的挫折还是生活中的变故,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次第花开》里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话:允许一切发生。一切的发生本身就不可阻挡,无论你愿与不愿,所以我们选择让它过去,不与之较劲。当一个人允许一切发生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比较柔软的人,境随心变,所有事情便都可以包容。
内在之风雨,多为内耗,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折磨。这种是最磨人的。风刀霜剑严相逼,有时候是外面飘小雨,心里下大雨,而且旷日持久,伤神耗心。
这种无形之累,是我们可以通过修行之道,去控制和努力的避免。即练就定心。情绪稳定,埋头扎根,内心永远有丰盈的养分供自己生长,而不至于外面一点风吹草动,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五月天《倔强》里有一句歌词: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柔软且坚韧,外界不能左右,但我的心一定不能先行言败。功夫不浮于表面,日复一日地锤炼自身,即便结果不如人意,也一定有春暖花开地那一天。
一日去朋友那喝茶,看到她的院子里有一年撒过薄荷种子,从没有悉心照料过,但却一年比一年长得旺盛。查了资料发现,薄荷生命力极其旺盛,一旦这一株长成,便会荫出一片,土壤下根系蔓延,又深又广。年年发新绿,永不休止。
这种蛮横的生命力让我动容。并非只有大树才有保有自己的能力,微弱如草本,也有着传承自我的生存之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曲径亦可通幽,殊途亦可同归。
所以,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量,也不要高估外界的影响。
天地既使万物留存,自然万物有其留存之道。天地既有风雨常驻,自然风雨有其转化之路。
如同被折断枝干的木棉树,焉知不会因此一劫,摆脱了多余枝蔓的束缚,从而主干生的更高,树干有更多的营养可以长得更粗壮,变得愈加强大。
人亦如此。正如尼采所言:所有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风霜雨雪中,我们难以保全自己的方方面面,但只要我们根基不变,站得定,守得难,散落的枝桠只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走得更加轻盈,更加顺畅。
或许有人会觉得一旦如此,我便不再是我。实则人本就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无非是在变中求不变,动中求静。道从来不是凝滞不前的,不破不立,时间和经历,带给每一个人的印记和感悟,都是新的我的一部分。
坚守自己的根,哪怕被风雨肆意侵袭,终究能扛过人生的风浪。
晨曦Ci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