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四川省、宜宾市及江安县林业局专家考察过程中获悉,在江安县桐梓镇双江村长江河滩,发现了一大片极度濒危灭绝物种——疏花水柏枝,初步统计有3万余株,这是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疏花水柏枝种群。
据专家介绍,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库区水位涨落带一种特有植物,属被子植物门柽柳科下的落叶灌木,仅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省、重庆市和湖北省。由于其生长条件极为苛刻,被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确定为极度濒危灭绝物种,三峡大坝蓄水以后,疏花水柏枝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
疏花水柏枝主要生长在长江水位涨落带的沙滩、石缝中,每年在长江丰水期,疏花水柏枝全株都在水下休眠,到了枯水期时,疏花水柏枝又探身而出,开始迅速地生长繁殖,它们不仅长出鲜绿的针状叶片,还会绽开白色或者粉红色的小花,同时它的根系很发达,对河滩水位涨落带能起到固土护岸和绿化的作用。
江安县林业局副局长易译告诉记者,目前在江安发现的疏花水柏枝种群面积在30亩左右、株数达到株以上。
四川省林业厅副调研员隆廷能考察后称,疏花水柏枝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夏天一定要有江水淹没,度过夏季的高温;第二个特点是它一定要有鹅卵石和沙混合的基石。
“这个物种存在直接代表了长江流域特别是沿江沿线的整个生态状况,这个物种存在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告诉我们这里是不是青山绿水。”隆廷能说。
据江安县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江安县将采取多种措施对该区域的疏花水柏枝进行就地保护,让这个极度濒危灭绝物种在长江流域继续繁衍生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罗敏
编辑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