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有个地方叫泸溪,我想看看helli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Loveit

泸溪

我心所爱

好吃的斋粉

  没吃过泸溪斋粉的泸溪人就像没吃过北京烤鸭的北京人一样,根本就不存在。至于泸溪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泸溪斋粉,我也不得而知,只知道从小到大,我们的早餐就是米粉,而米粉中大爱的还是斋粉。我曾试着问一些老人,为什么泸溪人喜欢吃斋粉,他们也答不上来,只是说斋粉好吃。那么斋粉到底好吃到什么程度呢?还是随我去泸溪正宗的老字号唐氏斋粉尝一尝吧。   小店里面早已人头攒动,你可以自行找一张无人的餐桌坐下。有人对老板喊,来一碗斋粉。老板马上就忙碌起来。只见她拿起漏勺,抓了一把粉丝进去,放在滚开的汤水里烫热然后连汤带粉一起舀进一个大海碗。一边手脚麻利地在碗里撒香葱、姜丝,一边问一句要不要辣椒。当然,食客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添加油炸辣椒或者剁辣椒、还有榨菜、香菜、花生米、麻油豆豉之类。只见斋粉上面飘着薄薄一层豆油却汤清如水,粉丝细如龙须,翠绿的葱花、淡黄的姜米、再配几粒红红的油炸花生米,哎呀,整个一流口水的节奏,不说了,马上开吃。拿着筷子就着鲜汤把粉丝和佐料在碗里拌匀,用筷子一把夹起,连汤带粉”哧溜“一声吸进嘴里,又鲜又辣的汤水首先滑进了喉咙,马上开胃,任你饿还是不饿。粉丝又细又长,很筋道嚼劲十足,汤里的胡椒味很浓,也不油腻,口感极好。嚼到一粒花生米更是齿颊生香,如此,便放肆的饕餮吧,谁叫咱们坊间流传着“宁可百日食无肉,不可一日无斋粉。”   吃饱了,喝足了,也该给大家细数一下这泸溪斋粉的双绝了。   第一绝:当然是这做斋粉的主要材料,细如龙须的粉丝了。粉丝选用的是本地所产的粳米,制作方法非常讲究。需经淘米、磨浆、煮糍、加盐5道工序,煮糍和加盐更是保证粉丝柔韧筋道的关键,七八成熟时,将盐和在糍团中,反复揉搓,然后上榨。当粉丝从粉板孔中一丝一丝地落入热水锅中时,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维持在℃左右,这样煮出来的粉丝才不会断。   第二绝:自然就是那烫粉的清汤了,汤曰“六味胡椒汤”。将从辛女山运来的山泉煮沸,然后放入六味秘制佐料,慢火熬制而成,我本想做进一步的打探,可老板只肯说了胡椒一样,事关商业机密我也不好再多盘问,权且留给美食家们自己去摸索吧。

  夏天的早晨,吃上一碗斋粉,总会让人出一身大汗,觉得浑身舒畅,而冬天吃斋粉也有发热去寒的功效,或者这也是我们泸溪的男女老幼,无论寒暑都喜欢用斋粉来当早餐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辛女峰揽胜

  

  暖冬,又逢晴日,便再也不想宅在家中,此时登高望远应该是极好的。电话了几个好友,都一致响应,于是商量后决定,地点定在了辛女峰。

  辛女峰位于县城南八公里处,因其峰顶有一岩石宛如梳着发髻、一袭长裙、面临沅江、亭亭玉立的岩石,传说是高辛帝之女而得名。后又因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把此地唤作了铁掌山,想象成了裘千仞铁掌帮易守难攻惊险奇绝的驻地,更是令人有了联翩的浮想,许是站在峰顶便能沾染一身侠气,经常爬一爬便能郭靖黄蓉一样武功高强闻名遐迩了。

  在县城包了辆车,把我们直接送到了辛女峰下。但见辛女峰笔直陡峭居然不生树木,高耸云天的岩石恰似一把把利剑,此刻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毛主席那句有名的“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如此的山势险峻,要想到达山顶也非易事,好在去年政府投入资金把上山的路修葺成了垂直向上的台阶,虽然陡峭,却没有危险,倒是成了户外锻炼的好去处。

  拾阶而上,路旁不时有大块的巨石横卧,仔细看时,这些巨石又是数以万计的小鹅卵石组合而成,坚硬无比。摸着这些特殊的岩石,我突然想,许是亿万年前这里还是江河,河底遍布了小鹅卵石,突然而来的造山运动,对江河来说是场灾难,河底的鹅卵石因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便不想分开,干脆齐了心,拉紧了双手,以石头的坚定捍卫了要永生在一起的誓言。

  继续往上走,路边不时有金樱子、珍珠饭探出头来,想给我们带来惊喜。只是对于吃惯了甜橙、红苹果的孩子们来说,这些野果充其量只能是风景中的一道点缀,根本没有尝试的欲望,根本没有我们小时候看见这些野果时的“穷凶极恶”。

  站在半山腰休憩,再回望沅江,好似看见了一幅碧绿的宽绸带蜿蜒在公路的右侧,虽然沅江的右边还是山,但山后有山、峰峦叠嶂,却只是画出来的一样,线条温柔的很,好似慈爱的母亲正以博大的胸怀原谅着孩子的任性。

  此时,再看辛女峰,那岩石化成的辛女就在眼前,挺直的腰杆证明了她的坚毅,为了等到心爱的盘瓠,再站上千万年又如何?面对如此深明大义、情深似海的辛女,你能想到的又是什么呢?是的,不要怀疑一个女人为爱情所能做出的牺牲,也不要怀疑一个女人愿意与爱人生死相依的决心,既然等不到盘瓠归来,那么就化身岩石,你不来,我也不老,就这样等着,等着,直到天荒地老。

  如果你要以为冬天没有风景可看,那你就错了,即便是挂在树上的枯叶,也能在蓝天的背景下变得通透;经历了风霜考验的招花旗虽然只剩下了光杆,却别有一番妩媚;路上偶尔捡到一个松塔,就可以引起孩子们的无限联想;不知名的大树上结着不知名的小果子,一刚一柔,倒是相得益彰。其实,风景的好歹,更多的还是在乎于看风景的人,以及看风景时那颗毫无杂念,干净而又纯净的心。

  终于到达山顶,一地的落叶令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圣洁,徐徐而来的山风,令人惬意,无限的情怀荡然而生。山的周围还是山,我们离辛女那么近又那么远,此时只想咏一首能流传千古的诗,纪念岁末如此美好的一天。俯视沅江,正有一艘货轮顺流而下……

去大陂流看油菜花

  

  忽一日,抬头发现教室对面的山峦居然有了道道金黄,便知道油菜花开了,心开始蠢蠢,想漫步田野感受大自然的春光。放学后,约了几个同事,沿着国道逆着峒河直奔大陂流而去。

  临近大陂流,空气开始弥漫油菜花的清香,已经看见峒河两岸遍地金黄。我对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总是不太感冒,所以大陂流的油菜花到底有多大面积,绵延了多长距离,我也说不出个具体来。只知道一眼过去,全是花,没有尽头的样子。

  虽然已是下午,也阴天,但这一片夺目的金黄还是让我们满身心的愉悦起来。我们居然不管不顾孩子般地冲进了花海,想把每一朵芬芳都收尽眼底。有蜜蜂在花间忙碌,从这一朵到那一朵,仿佛在细数流年。我们走在田埂,不时有花枝倾身相邀,然后在我们的衣服上留下点点的花粉作为印记。一男同事开玩笑说,现在你们的身上都是花粉,回去后就能招蜂引蝶了。惹得我们几个女同胞直追了他打。这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自己应该为人师表,全然一副乡村野童的样子了。定是这般纯粹的油菜花,迷人的田园景致,才使得我们忽略了年龄和身份,回归自然的吧。

  赏花肯定还要拍照,我们也是带了单反去的,穿红衣服的彭老师在油菜花地里刮起了民族风,穿白衣服的小孙老师在油菜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纯,我的搭档兰兰使劲的在油菜花地里扮嫩,我则把围巾往头上一包成了村姑……各种骚首弄姿、装模作样,油菜花地始终是最明艳的背景,我们就这样被装进了一副副的画里。

  如果说文人赏花没点联想那也不太对劲,古人描写菜花的句子肯定很多,却并不都熟悉。此刻,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李白,他曾夸过张翰的黄花诗,初读“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并不觉得有甚希奇,更不明白李白为何那般高抬张翰。只是真正置身花海,我才被这般精力旺盛的气势所淹没。油菜花朵朵向上,艳而不俗,娇而不媚,虽然一枝枝小家碧玉的姿态,汇在一起就形成了蓬勃的力量。这是卑微和弱小聚合在一起许下的浪漫宣言,是集合华丽青春绽放出的对生命的热爱,是贫瘠土地上的高贵信仰。难怪李白读完黄花诗,会挥毫写下“风流五百年”。不,我说应该是五千年,这样壮丽的油菜花,除了引发诗人的豪情,难道就没给你一点触动吗?不管是山野还是河畔,油菜花总这样绚烂的盛开,我相信它的这种精神一定会永远的激励我们,努力奋斗,为梦想而加油!

  如果说,是大陂流的油菜花让我萌生了痴心,那么我愿意被这些花儿征服,怀一颗童贞之心沦陷于这金色的“沼泽”之中。

军亭界有兰

  去爬军亭界是一次毫无计划的行动。堂弟说他知道军亭界哪里有兰,我说那我们改天去挖吧,妹妹说天气尚好,不如现在就去。于是,我们仨便有了这次说走就走的觅兰经历。

  在堂弟的指引下,我们先是坐车到了老城,然后又沿着军亭界后面的小溪徒步了半小时左右到达忘情水,并由此开始翻山越岭。山路垂直,单是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怵,还未到半山腰我便大汗淋漓,所幸山风清凉,漫山遍野都是粉粉的樱桃花,让人在行进的途中充满了惊喜而忘了疲乏。

  到达山顶,前方是一大片油菜花地,菜地后面坐落着几栋古朴的木屋,倒是油画一般的深沉、安静。我问堂弟我们还要走多久,他说,估计还要一个多小时。妹妹却打起了退堂鼓,说:“现在已经下午三点了,待我们找到兰花,再回家的话岂不是要天黑了。反正这里景色优美,还不如就地拍拍照,玩一玩就回家。”我却是极不情愿,既然上得山来,又怎么可以半途而废。我们的目的是兰,山高路远的都已经来了,又怎么可以没看见兰花的影子就回家呢。

  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又开始继续前进,途中遇见了一匹骡子,烧着旺火的炭窑,还有挂着丝丝流水的瀑布,这些都是能引发我们好奇心的事物,却因为兰在前方,前方有兰的诱惑,我们才没停下前进的脚步。这时候堂弟又告诉我说,我们现在还要爬一座山,山名长界,而兰花就在这长界上。原来并非军亭界有兰,兰花长在长界,只是因为军亭界做为休闲娱乐的游玩地,所以堂弟才说是军亭界有兰,目的还是要吸引我出门。

  长界坡缓,又有兰花做饵,时间又有限,我们的步伐遂快了许多。好不容易站在了一个开阔处,堂弟用手指着对面说:“就在那里了,兰花就在那里,满地都是,我们从这条小路过去,一会儿就可以看见兰花了。”进山的小路显得有点阴暗,灌木丛生,许是昨天刚下过雨,还有点潮湿,这样的环境倒是兰花所喜欢的。走着走着,幽深处就有一股熟悉的香味随风飘来,我翕动鼻子又认真地分辨了一下,没错,确实是兰花香,难不成我志在必得的兰花就要显山露水了?循着兰花的香味,堂弟先往灌木林走去,没多久就听见他大喊:“我找到兰花了,你们快下来。”那么快就找到兰花了,我还真是有点狐疑起来,却不急细想,马上朝堂弟方向走去。没走几步,就在自己的脚边发现了几片兰叶,难道在里就是一株兰花?我小心的拨开覆在兰叶上的枯叶,想让兰花的叶子舒展开来,却看见两朵翠绿色的兰花精灵般的躲在了绿叶下。呵,我找到兰了,在我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心仪的兰花就大大方方的出现在了我面前。这时候的喜悦是无语言表的,虽然锄头就背在身后,我却并不着急拿出来,而是趴在地上静静地、静静地看着这株兰,如痴如醉。自古兰花就是文人墨客的心头爱,为之吟诗做赋的人不计其数,古人因为喜欢兰的孤芳自赏、气宇轩昂,还把她与梅竹菊一起称为了四君子。

  此刻的兰,三枚萼片平平的伸展,兰花特有的唇形花瓣正散发出淡雅的清香,一片片袅娜的兰叶划出了美丽的弧线,这可真是无愧于“空谷佳人”的美誉了。妹妹最见不得我痴迷的样子,是以一再提醒我要注意时间,我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初衷,赶紧拿起锄头小心翼翼地把这株兰花挖了出来。当我把这株兰花和泥土包裹好之后,又发现自己的右手边还有两株兰花,其中一株也打了花骨朵,再仔细的往周围一看,竟然到处都是兰,俯首皆是,我讶异了。因为在山区,我也是常常爬山的,也常在山里闻过兰的清香,却总是觅不到兰的芳踪,而这里的兰竟如此寻常,倒像是有人故意栽培的,或者这是某位仙人的后花园吧。

  挖了四株兰花之后,我们也心满意足了,四株兰花对我们来说也已经足够,我也担心万一兰花带回家栽不活那也是一种残忍,只是就这样回家我也舍不得,高是山,远的路,我们都已经来了,却没能与兰多点接触,实在是太过遗憾。也是为了弥补吧,趁堂弟打包兰花的时候,我又拿着相机给所能看见的每一株兰花都拍了照片,或亭亭玉立,或娇羞低眉,或展颜欢笑,只想把这些美美的、不同姿态的、让人心醉的兰花永恒的定格在照片中。

  回家后有人问,既然你说那里的兰花那么多,为什么不多挖一点呢?我说:“离开了幽谷的兰,未免就会沾上俗气,身为隐者的兰花,还是呆在山里才最合适。

  白沙有个“十里画廊”

  

  傍晚,乘着微凉的风我竟想去江边走走,不知道沿江大道旁的樟树、柳树是否开始落叶,去江边的台阶上是不是可以捡起心形的梧桐叶,江岸蓬勃的野菊是不是打起了花苞。当然,这么多的想法,如果只是想法,那终归也就算了,困在病床上半个月,心情烦郁,也该出去散散心了。好在走出家门不过10米就能到沿江道,就可以坐在沿江道的石凳上听风声呢喃了。

  好吧,去江边。

  可能是刚下过雨吧,外出散步的人较之平常要少了些,我也很顺利的找到了歇脚的长椅。在我们这个享有“氧吧”美喻的小城里,四处绿树成荫,空气自然是清新的很,翦翦轻风随手把一切都剪成了影子,妩媚的柳枝、落寞的石凳、精巧的健身器材、还有沅江边散步乘凉看风景的人们。

  而远处,我所知道的沅江对岸,白天岿然屹立的箱子岩,此刻却是一幅静态的山水佳作,这便是“十里画廊”,她正大大方方地敞开怀抱展示自己绝世的美丽。“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这样的句子形容眼前的景色最是恰当,但凡看过“十里画廊”的人莫不想让这视觉的盛宴一直流传。而在这样的巨副制作前,我竟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了,我曾用数码相机拍摄过,却是暴殄天物,那些死板的图象,根本不及现实中的灵动半分。

  远远看去,十里画廊就犹如一个伟大的画家泼墨写意,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副光亮的自然山水。宁静中见悠远,清淡中显繁华,那一刻,兀自就呆了,张着嘴也说不出话来,不相信还有这样的人间奇迹。看得久了,才惊醒江对岸并没有画家,有的只是悬崖峭壁,正是艺术家们智慧的头脑开启了这伟大了创作。顺着山体的自然的凹凸,饰以各色瑰丽的彩灯,在夜幕的半遮半掩下成就了流畅的线条。盈盈的蓝、幽幽的绿、柔柔的粉、神秘的紫、夺目的金,嶙峋的岩石缝隙处,流光溢彩的都是霓虹幻影,韵味尽在其中。

  俄儿,一部分山水动了起来,错落的光影顷刻间交替成跌宕的碎波,才知道这巨副画卷中还有水的功劳。山依着江,江映着山,或幽静、或绚烂、或深邃的画面又被重新组合了一次。这时,轻涛拍岸,闭目聆听犹如天籁。沐浴在这样的环境里,什么样的烦恼忧愁都会一散而去。

  看着周围行人快乐幸福的经过,我也跟着笑了起来。此刻,世界都静了,只有山,只有水。

泸溪简介

  泸溪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东南方,东邻沅陵、辰溪两县,西连吉首市,北接古丈县,南界麻阳县,西南与凤凰县毗连,是湘西州的“南大门”。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人(年),其中少数民族16万人。泸溪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年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平安畅通县。泸溪县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保留地,屈原流放期间的栖住地,沈从文解读上古悬棺之谜的笔耕地,拥有佛道合一的文化圣地天桥山、军亭界原始次森林,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的沅水穿3镇环县城而过。

大美湘西

·END·

摩崖文化生活馆

用心打造品质生活

摩崖文化凿通天人杨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7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