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一方天地我送你无限幽香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在山野里与艾草以及落叶灌木林为伍,终年郁郁葱葱应时花儿绽放吐幽,美不胜收!就兰花的高贵品质有人提出质疑,植物开花都是无人而不芳的,为什么偏偏成了兰花的代名词,故表示不服。古往今来几千年,空谷幽兰流传至今,这可不是某一个时间段的人所吹出来的,这是因为兰花的幽香之味是百卉之首,天下第一香是没有哪个植物或花卉的芳香之味可以取代的。虽然植株中有香樟与米兰、珠兰的香味亦是极优,但与之兰花似有似无的清幽之香,相差却是甚远。更何况兰花不仅仅是以天下第一香、国香、祖香、王者之香饮誉胜出,其花形花色繁多也是让其它花卉所望洋兴叹的地方。

中国的地生兰因不同的品种香味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王者的幽香、甜香、清香、浓香、馥郁之香等,其花朵的形状更是有梅、荷、水仙、素、蝶、奇等之型,植株是属于劲草韧性与弹性较佳,叶片革质化强,细长为主,所谓疾风知劲草,兰花可当首。植株的形态亦是丰富,有长有短,有矮化微小的春兰,亦有高大威猛叶片达1米以上的蕙兰,故小家碧玉与士大夫既有之!

黄庭坚在《书幽芳亭记》有云: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黄庭坚所说的“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黄庭坚从春兰与蕙兰的香味的差别性,进行了客观性的定调,“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国香”一词由此而来,并一直延用至今,几千年无可替代,可见影响之大赞誉之高,后辈者无不惊叹!而后黄庭坚又云:“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这里的兰是专指春兰,其味盖国称之谓国香,然!无可取代的天下第一香自是香中君主,而蕙兰相比春兰略显不足故而次之,君主之下自然就是士大夫了,故士大夫形容蕙兰也就延用至今。

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是在宋代大背景下而作的,那时交通不如今天便利,故很多地方的兰种不能便于汇集,像河南与湖北的蕙兰就是干净的幽香,可近嗅并无浓烈的刺鼻之味,可以春兰媲美,另外,像西部及西南部的春剑与莲瓣兰、四季兰香味亦是上乘。还有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的送春更是兰花中的一绝。再如像四川、贵州、云南的秋芝、绿兰的香那也是接近春兰的,并且花朵多,其味自是胜出。另外,像黄庭坚所说的“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这自是不太妥当,这是因限于当时的交通,春兰的分布区域自是难以把控加以描述。或是出于作者对春兰香味的高度认可故而推崇备至。纵观中国地生兰产区的分布情况有蕙兰生长的地方就有春兰在,只是有时候存在海拔高度的不同,密集分布有所差异性而已。

当然了,古人所言所指存在其局限性,今天我们也不必去吹毛求疵,天下没有谁能把事物说得几千年之后都无可挑剔的,古人做不到,今人难以做到,后人依然是做不到。因为人的思维与见识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着眼不同所思考的问题自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事物发展观要素之一。

不过,宋代黄庭坚在兰花上的研究还是颇深的,我们再来读黄庭坚书《幽兰赋》碑刻全文:

吏部员外郎臣黄庭坚奉敕敬书于绩熙殿中。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木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

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入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光阴向晚,岁月将终。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乱群峰兮上下,杂百卉兮横丛。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岂不处地俏幽,受气仍别!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空牵戏蝶,拂花芯之翩;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径,且任荣枯。幂轻烟而葱翠,带涉气而纷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遇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取。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至今;入梦为徵,燕姞闻之于前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土,幸因遇于仁人。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芊眠茂宛,靡迤秋坂。纫而为佩,骚人之意何深!间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泛皓露则花飞三田。岂众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既徵之而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不管任何朝代任何人是如何的解读兰花,其感情厚薄才是奠定妙笔生花的基础,这是容不得一点虚假的。知兰花而培之,悟兰花而解之,思兰花而画之,梦兰花而念之,唯懂兰花而赋之,一切皆在妙不可言中!

故吾作想,识而才莳培,结3-5株佳兰,植于3-5寸之钵,给以拌砂石土木,施以薄肥勤水俱茂,置红木几架之上,来年幽香无限,花叶般配,真乃大美如斯也!年06月11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是春兰“青玉”反季节花苞显现!

年06月11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国香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7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