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每天能够活在一种从容笃定和期盼中。能够超越这种虚荣和虚无,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大事纪」
1.年2月3日,澎湃新闻:近日,上海警方侦破特大跨省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人人影视字幕组”盗版刊载2万余作品,14人被抓。
1月6日,上海警方历经三个月缜密侦查,在山东、湖北、广西等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侦破“9.8”特大跨省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抓获以梁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4名,查处涉案公司3家,查获作案用手机20部和电脑主机、服务器12台,涉案金额余万元。
“十年前,人民日报称人人影视为新时代的布道者。”
2.年2月5日,虾米音乐正式关停
3.年2月6日,李WL医生去世一周年
4.年2月7日,真实故事计划发表记者金瑜的自述。文章引言:“金瑜是一位曾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媒体人,为了爱情,她远嫁到西部一个闭塞地区,生儿育女。养蜂养花,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曾在媒体行业内传为美谈。现实是,她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长期的家暴凌虐。后续,事件在微博持续发酵,金瑜朋友为其筹集款项还债,声音分为两派。
(金瑜事件引起“南方系”报纸的讨论,在ch有房间发出多个议题。
议题1:“成名的想象”:南方系的黄金时代及它的“幻灭”
议题2:关于“南方系”开放问答,方可成主持)
5.ch在中国爆红,这是一款需要美区苹果ID账号以及邀请码才能进入的软件。年2月8日晚上七点半左右,正式被墙。后续在中国的主流APP内搜索ch都会显示为违禁词被删除。
6.B站番剧《无职转生》因涉及恋童情节被下架,up主lexburne因多次引战被封号。
??2月1日
想写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故事。名字就叫《一个叫王芳的女孩决定去死》,寻死未能成功,最后又不得不直面生命的故事。
今天鹏鹏子写:“生活就是不断地告别,这没什么”。忽然很想说,希望永远不要和你告别,但又觉得过分幼稚了,这是对亲密的人才会讲的话。
有喜欢的人后,对于永远的渴求会变得很深,对他“在”的依恋会很执着。
??2月2日
《大兴安岭杀人事件》写得像萧红一样,或者说笔下都是那样白茫茫的雪,人就这么生啊死啊,冬天羊肉的热气还在空中飘。印象深刻的是魏玲寒冷的笔触,像物理世界一样客观。似乎所有的惊讶都不能成为惊讶,所有的变化只是事件,历史不会留存住一丝一毫,时间就这么哗哗啦啦盖过去,反而给人巨大的冲击感。
写贾二时说“生性”,提到方言词汇里亦褒亦贬的意义。
“镇上人不敢惹贾二,他壮实,脾气暴。扶育伐小工队的伐木工人耿军评价说,贾二“生性”。这个词是阿龙山人赞美的最高级,你必须真正地强壮、脾气真正地差劲同时兼有正直,才能匹配这个词。在他们47个把兄弟里,耿军排第7,贾二排第36。他们都在左臂上文着一条同样的青龙。”
像《生死场》那样的画面:
“林场里生生死死,一晃,大哥二哥三哥五哥八哥都已经死了。就算这样,耿军也觉得,他不应该是那个先低头和好的人。”
冷静的叙事:
“安道和石头两家同住在这个鄂温克猎民点,同住一顶帐篷,分享三张床。安道没有别的老人那样的缩水感,依然健壮,脖颈和脊背是笔直的。他是如今山上岁数最大的人,儿子先死,然后是女儿,自己则60岁进监狱70岁出来——他跟人喝酒闹别扭,晚上帐篷里黑咕隆咚,他举起来那人往地上摔,天亮一看摔错了,把自己母亲摔死了”
暗蓝色的、昼夜不息的炉火、像被打了一顿、“山”也靠不住了(以为永恒的已经倒塌,细碎的绝望感):
“队长比其他人提前失业了三天,次日,我在半山腰的小队帐篷见到他时,他刚刚因为“过度采伐”被免职。他穿着一件暗蓝色衬衣,坐在马上要拆掉的、像温室大棚般用整块塑料布包裹着木头框的帐篷中央烤火,这炉火曾昼夜不息。他的神情像刚被人打了一顿。
坐了一会儿,他突然自顾自说,“没想到山没养住两代人,我爸爸一代,我一代,连两代人没养住。””
能理解鹏鹏子为何说中文读者想要读到这样好的报道,或许需要很多年。令我惊讶的另一个细节是魏玲的年轻和稚嫩感,专注的女孩能写出纯粹、复杂、有层次报道,那种给人的鼓励。
??2月3日
和妈妈一起去外婆家,吃完饭闲坐的时候,表哥说:“周,小时候非常好胜,打10场球,赢9场,输一场,就坚决不行,要哇哇大哭。”又说:“小时候很像天才少年,反应极快,性格孤僻,又非常犟。”
这些特点在往后的很多年都一直保存下来,只是被隐藏。
??2月4日
又开始读。和朋友说很喜欢李海鹏形容的工作状态,记得好像是《佛祖在一号线》里写,周二开始上班,就这么没日没夜,要到下一周周一才下班。这种高度饱和的时间、充满可能性的工作状态令人向往。
(记忆有误,原文为:“到年在《人物》杂志工作时我大概是中国最辛苦的主编,我也幸运地拥有中国最辛苦的副主编、编辑和记者们。哪有什么,周一中午上班,下礼拜三凌晨下班,有沙发睡沙发,抢不到沙发的睡地板,是这种。为了什么呢?传统媒体已经没出路了,我们又不傻。可是辛苦的工作令人甘之如饴。后来我做另一份工作,薪水更高,到了某个阶段,我连办公室都不愿意去,能拖一会儿就一会儿。开会,我觉得自己已经尽量掩饰了,已经很职业了,一个同事还是私下告诉我,你满脸都是对周围的厌烦。高投入的工作,我能想到的,至少需要4个条件。1、高回报;2、杰出的伙伴;3、高乐趣;4、有意义。”)
朋友说:“你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恩,鹏总也说,不要浪费时间。
越是年龄大一点,越是对工作着迷。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希望可以恒久地做下去。每天醒来喝完咖啡之后就能一直做事,高度的满足感是自身带来的,和外界的关系并不大。
“喇叭花,在这个纷扰无休的世界上,按照自己的节律兀自运行,用蓝色的花朵攀满了铁栅栏。你能听到它的花语:去你妈的,我就开花。”
“与之相反,书倒是繁殖得很厉害,一本书总是带来一本书甚至另几本书,像下崽一样。我在亚马逊花的钱物有所值。时间是线性的,书的增长是级数的,我怎么都看不过来了。我想到人们常说的一个词:修行。众人理解的修行,在过去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静修,现在是在纷扰杂乱之中锤炼自己的忍耐力。如今我倒是知道,修行就是学习工作学习工作。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我一直思念着宁静中的超然,思念着专心致志,思念着一个想写的东西之后的成就感。我也思念着尚未发生之事,完成一生想做的事情之后的那种完满感。前两个我已经身在其中。愿大家都好,现在我要喝杯咖啡了。”
——《修行》
“他忽然感到仿佛被整个世界所抛弃了的孤单。他这才想到:这一整个世界,似乎早已绵密地组织到一个他无从理解的巨大、强力的机械里,从而随着它分秒不停地、不假辞色地转动。一大早,无数的人们骑摩托车、挤公交车、走路······赶着到这个大机器中去找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位置。八小时、十小时以后,又复精疲力竭地回到那个叫做“家”的,像这时他身处其中的、荒唐、陌生而又安静的地方,只为了以不同的方式喂饱自己,也为了把终于有一天也要长成为像自己同其惶惶然的“上班族”喂饱——养大······”
“在那个时候,他有过憧憬,有过一颗在地平线上不住地向着他闪烁的星星;也有过强烈的爱欲。而曾几何时,他成了副经理室闭了又开、开了又闭的那扇贴着柚木皮的、窄小的、欺罔的门的下贱的奴隶。他成了由充满了贪欲的杨伯良所导演的丑陋而腐败的戏曲中的、小小的角色。”
——《上班族的一日》陈映真
理想国有编辑因为看了陈映真的这个短片离职了,上班是个大大的~骗局!
??2月5日
下午看凤凰读书采访许知远的视频,目前对《十三邀》的印象有所转变,许知远似乎有些失语。节目做到现在,许多困惑或许会被稀释,因为忙碌很多感受也无法再感知,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是决定一直往前走,找新的路口?
“这么多人生体验没有体验好,我希望我的感官能够真正地被激发起来,对世界是张开的。但同时你又希望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深沉。”
“我们这个时代对物质的强烈渴望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匮乏带来的,因为精神是空的所以需要物质来往里面填、不断地填,然后获得他们对应的价值标准。如果我们有更强的一个精神坐标的话,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物的。我们每个人最终,我们都是靠精神生活来支撑自我的。精神不是说只有书籍才是精神的,他们在日常中发现日常的意义,日常的意义就是他们的精神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抖音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精神生活,能放松。只不过这种精神生活是它有的特点,只不过我们提供的是另一种精神生活,但它对精神的需求是相似的。”
“文化的民主化会带来某种意义上的扁平。”
“我说的唱挽歌是因为挽歌也是对现实的某种纠正,就是一件事情我们不能现实的看它衰败了它就是无力的,衰败可能是非常有力的一件事情,它只是暂时被遮蔽了,就是力量,这种现实的力量不是判断问题唯一尺度,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尺度,我们要有能力用不同的维度来去挑战我们的主流尺度,这是我的例子。比起粗俗的、当红的街上的喧闹,难道那个动人的挽歌就一定是弱的吗?不是”
记得是从马东开始(第二季第一集年)追的十三邀,此时它还不那么出名,没有那么多固定观众。许知远滔滔不绝,充满自我怀疑。
马东那期结束后我去补第一季,许对罗振宇的笃定充满疑问。就看着两个观念如此不同(拥抱现实、歌唱挽歌)的人来回用话语博弈。智识带来某种极度的性感,充满危险和敏锐。或者单单看着许知远尴尬也很有意思,例如去见二次元小女孩,许肢体、神情上的不自在都是真实的,在电视行业却又很特殊。
很多人讨厌许,蔡澜那期,他追问为何放弃了知识分子的责任。微博上已经见过几段关于蔡澜人生态度的夸奖,认为许知远的“责任感”充满自大和知识分子酸臭气。但知识体系里,一直的精神传统就是要继承前人衣钵,并为后来者做好前期探索、提出问题。每一代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领袖,或需要对自己的精神文化负责,选择放弃反而被称为“豁达”,实在令人疑虑。
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