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室名柿叶山房,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出任云南姚安府知府。曾掌教杭州崇文书院。工书法,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并称“翁刘梁王”四大家。
王文治工书法,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筑“梦楼”。自滇归,买僮度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自随。著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传世书迹较多。
文学家端木蕻良藏王文治行书册,凡19开,系王文治为友人所临书帖,有吴让之、杨岘、蒲华、于硕等人的题跋。
*/王文治?行书册
册页十九开?水墨纸本
题签:王梦楼先生临书。签印:金粟墨缘
题跋一:梦楼太守书过目不少,按快雨堂为其作书之所。此册原赵松雪节钟太傅、王右军,今太守又临诸松雪。故时人皆非之,余深以为惜也。让之。钤印:吴让之
题跋二:此公不能直窥魏晋,徒自迷恋董赵。匪徒以貌神离合,教二王不到。丹木。
释文:大令书上承右军,下启唐宋。一切诸大家,乃书家一大总持门也。唐如李北海、颜平原,宋如苏玉局、米海岳皆从大令得笔,非于笔塚墨池得。无量甚深三昧者,不知此言之亲切有味也。
履中学长兄雅慕余书,自徽州邮寄二册乞作行楷二种,意良诚矣。惜其以灰性新纸,强余唐孙虔礼以感惠徇。知纸墨相发,谓为二合。乖合之际,近日殆难言之时。俗又有能书,不择笔之说,亦未闻不择纸也。癸卯冬日,梦楼王文治。钤印:文章太守
昔邢子愿称董文敏,能为二王传神。文敏闻之,亦不多让。盖学有专工,作者难知者亦不易。文敏既逢知己,无须谦逊末节也。此幅因墨污,余出所藏纸补之,纸亦不甚佳。然其能发墨彩,较前纸霄壤矣。钤印:文治
藏印:十二砚斋、我之癖者金石文字珠玉铜印、西泠天氏珍藏金石书画之印、古河东平水王戎□字奉天号野苍别号沧洲自称清旷居士又尧乡逸人庐竹径深处浮山田野农或赠自如山人、天香楼珍藏书画王石友鉴赏、让翁、当湖伊啸山鉴赏、阴柏手笔、仁和王同烈似山月珍藏书画之印、许氏所藏、钱唐高葛庵氏书画记
题跋三:丹徒王文治太守作书,雅有韵致。其于诸家书无不临,临无不肖。此其所临□也。于钟王尤为精善,盖所专擅者耳。光绪壬辰三月,杨岘题。跋印:臣显印信、则藐之
题跋四:梦楼太守此临元常、逸少、子敬诸帖,可知其得力于晋人者不少。所以挥洒自如,有举头天外之概。其闢去恒蹊独标新颖,又为意兴所到。天籁寥寥,而上下千古。真为书家快事,此公之仅见之作也。寒夜展观忘倦,因缀数言。庚子季冬,蒲华。钤印:作英
题跋五:风流笑太守,笔阵与官清。字仿龙蛇格,书仿雁塔名。探花称淡墨,明月悟前生。太息予生晚,徒增羡慕情。己亥长至前三日,啸仙醉后。钤印:于宗庆
说明:内容为王文治尺牍临古。
题跋者简介:
吴熙载(-),原名廷飏,字熙载,后改字让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蒲华,浙江嘉兴人,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
杨岘(~),一名显,字庸斋,一字见山,号季仇,晚号庸叟、叟公,浙江湖州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常州松江知府。精研金石碑版考据之学,工书法,以汉隶名扬一时。
于硕(-),字啸轩,江苏江都人,以浅刻艺术着称于世,位列“微雕三绝”之首。
丹木即端木蕻良。
WangMenzhi?CALLIGRAPHYINRUNNINGSCRIPT
albumofnineteenleaves;inkonpaper
27.5×31.5cm.×19?/8×/8in.×19
约0.8平尺(每幅)
RMB:60,-90,
作品来自广东崇正秋拍“筠清风雅”专场
预展/拍卖信息
易大经副作用不能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