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39.html
今天,我们来到东北——月婉老师、蒋老师和昕晴老师的故乡。
“过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
据说,大学宿舍只要有一个东北人,毕业之后,全宿舍就都是“东北人”。所以说:招来一个东北人,一下坏一窝,说话准跑调!
东北人能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主要来源于他们魔性的东北话。
总结起来东北方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1.正字误读:很多字音传到东北就被误读了,并约定俗成成为方言。如“母们”是“我们”的误读;“干哈”是“干啥”的误读;“近们”是“舅妈”的误读;等等。
2.一字多义:很多字义到了东北就变了。如“贼”,在普通话里是小偷,在东北方言里则有“非常、特别”的意思,“贼好”,不是说小偷好,是“非常好”的意思,“贼漂亮”,不是说小偷漂亮,是“特别漂亮”的意思。“犊子”在东北方言里是贬义词,近于“混蛋”的意思,但是在语言环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犊子”,不是扯混蛋,而是闲扯,不干正经事儿的意思。
3.不分平舌卷舌:语音上不分平舌卷舌是东北方言的一大显著特点。如:1、重复读成(congfu),船读成(cuan),公司读成(gongshi)等。2、在元音“a”开头的词组前加“n”是东北方言的另一大特点,安排(nanpai)、恩爱(nennai)、奥妙(naomiao)等等。3、在东北方言中,一些发阳平音的字往往读成上声,如“国、福、职、蠕”等。4、把“ue”音变为“iao”音也十分常见,如乐(yue)变为(yao),学(xue)变为(xiao)等。这些使得东北方言更加风趣诙谐,读起来虽有些“土气”却十分亲切。
4.叠词结构:常用叠词表示程度是东北方言的一大特点。如“杠杠的”、“嗷嗷的”、“呼呼地”(形容迅疾)、“咔咔地”(形容灵敏)等等。这些副词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之深,同时又体现出东北人直爽奔放的内心世界。
5.贴近生活:在词语运用上,东北方言更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如:人们把没精打采的人说成“瘪茄子了”,这是由茄子被霜打或日晒而呈现出来的蔫状所引申的。再如:“香饽饽”原指一种好吃的面食,却常被用来形容人气高的人或事物。等等。
受益于他们别具一格的方言和开朗易相处的性格特点,他们似乎比其它地方的人更具有文娱表演的天赋。所以娱乐圈光东北人就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赵本山、巩俐、那英、孙红雷、郑爽、李健……
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几年短视频火了之后,东北人又迅速攻陷了快手,快手六大家族五个来自东北;快手直播打赏收入榜前20名也全部都来自东北。
给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无穷欢乐的东北,究竟是怎么一片神奇的土地?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认识一下。
????
东北,狭义上来说,指的是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按地理上来划分,指中国东北方向的国土,除去东北三省,还包括内蒙古东四盟。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地区,又被称为“白山黑水”,因境内的长白山和黑龙江而得名。(不自觉会想到宋丹丹和赵本山的“白云黑土”)
和内蒙古一样,东北长久以来也都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围绕这一片土地,曾有很多政权相互对峙和战争。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概有渤海国、扶余国、高句丽、金、契丹、蒙古等。
离我们更近的历史来看,要重点说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后裔,女真族曾由完颜阿骨打建立过鼎盛的金朝,统治了东北地区,然后大举入关占领了华北大部分区域,此后却被南宋和蒙古大军击败,又退回了东北。
努尔哈赤带着复兴金朝的使命,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基本统一了东北三省。
皇太极
再后来,由努尔哈赤的的儿子皇太极延续统治力,入关灭掉了明朝,建立大清,把自己的民族女真族改名为了满洲族。
清朝版图
可如今,东北三省的人,基本都是汉族人,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和当年的“闯关东”关系密切。闯关东主力军是河北人和东北人,尤其是东北人。有说法称东北人往上数三代,10个里有8个是山东人。
看过电视节目《闯关东》的同学对此一定有所了解。
清朝建立不久,原来在东北的满族人基本都入关到了华北和中原,于是东北便成了地广人稀的荒凉地。清朝政府随后招募其它地区的百姓出关去东北开垦,于是以山东为主力军的百姓大批进入东北,尤其是辽东地区。可后来,大清为了保护祖先的“龙兴之地”,发布永久封地政策。但在之后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民不聊生,大批山东人不顾封令,依然过关,进入东北。从清初到民国,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惊人的万人次。
当年闯关东的难民
他们突破重重危险进入东北,不顾艰辛和苦难,放山(挖参)、挖金(淘金)、垦大荒。据统计,年,关东关东的耕地面积仅有亩;而到了年,耕地面积是3.06亿亩!翻了12倍之多!!
东北能有后来的发展,绝对离不开这些闯关东的祖辈们!
可东北祖辈的闯关东开垦荒地之后,悲惨生活依旧没有结束。
东北离日本很近,日本人便选择了东北作为入侵中华的跳板。我们常常以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作为日本侵华的起点,但这并不准确,卢沟桥事变只是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早在之前的年的9月18日(俗称“九·一八事变”),日本使计入侵了沈阳,并快速占领了东北三省,把溥仪押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纪念碑
"九一八"事变后,有一群文学青年,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开始文学创作。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这群文学青年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萧红及其代表作《呼兰河传》
聊完东北的伤心过往,我们不如再聊点别的吧。现在进入十月,离东北下大雪的日子就不远了。这正是东北人要往南跑,南方人蠢蠢欲动、期待去东北的时候!
????
南方人冬天去东北,最期待的当然是看雪啦!(北方人对此充满鄙视,哈哈????)
东北冬天还有很多和雪有关的游玩项目:
滑雪
吉林雾凇
哈尔滨冰雕节
当你去到中国最北边的漠河,还可以看到:极光!
极光?心不心动?不过,这个概率极低。漠河处于弱极光区,估计年年在合适的时间去,坚持个几十年,还是有机会的????。
感谢大家的阅读,东北我们就聊到这儿啦!明天,我们再往北边走,去到......?俄罗斯??不不不,我们大语文没有俄罗斯的老师,我们还是掉转方向往南吧。
明天,我们一起去湖北,吃热干面!
豆神大语文珠海分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