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欣赏她,周恩来接见她,一生作品无数,

她笔下的世界和人生经历,就是这世间苦浊的缩影。饥饿、贫穷、抛弃孩子、众叛亲离,英年早逝….这人间悲苦,她体尝殆尽,但她的文笔始终饱蘸深情,气贯长虹。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鲁迅先生欣赏的才女。她,叫萧红。——出生:不被疼爱的女儿——--萧红原名张乃莹,近现代女作家。年,她出生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由于旧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她的到来并没让父母和祖母感到喜悦。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提到祖母曾用针线扎过她的手指,父母也憎恨她是个女孩。祖父是唯一对她好的人,教她读书和识字,是萧红年幼时最温暖的依靠。8岁那年,亲母病故,父亲娶了后母,就更不待见这个女儿了。然而祖父坚持教萧红读书,年少的萧红最爱古诗词,读书为她打开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但15岁时,父亲逼迫她放弃读书,嫁人生子,为了与父亲抗争,她选择离开了呼兰。离开家乡的萧红考进了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在那里她接触到包括鲁迅在内的新时期文学大师。老师们指导她写作投稿,逐渐打开了她的文学之路。不幸的是,这时祖父突然病逝,也把萧红在这世上仅有的爱和温暖也带走了。那一刻,她悲痛万分。——成长:体尝殆尽人间之苦——--祖父去世不久,还没从悲痛中缓过来的萧红,开始被迫接受红尘之事的洗礼,踏上了坎坷的情感之路。萧红的父亲为她物色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汪恩甲。汪家家境殷实,祖辈都是富商,是父亲眼中的贤婿。两人在父母的要求下开始交往,但萧红很快发现汪恩甲纨绔气很重,并不是理想的伴侣,于是她提出了退婚,并逃到了北平。此时正遇上局势动荡,流离失所的萧红被迫回到哈尔滨,没想到竟与汪恩甲相遇了。两人同住旅馆栖身,过了几个月的同居生活后,汪恩甲最终还是负了萧红。他只身离开旅馆,只留下几百块债务,以及,已经怀孕的萧红。那时的萧红绝望、悲苦,孤独,但命运让她遇上改变了她一生的男人——萧军。萧军懂诗词,善书画,两人相见恨晚,互生情愫。此时局势愈发动荡,俩人东躲西藏,相依为命。萧军给了萧红满满的安全感,她临产时生命垂危,没钱住院,萧军蛮横地要求医生接诊,才挽救了萧红一命,可惜孩子无力抚养送了别人。萧红认定了萧军是她这辈子命中注定的男人,也是在此时正式冠以萧姓。那时的饥寒交迫是真实的,感情也是真实的。他们一起吃黑“列巴”沾白盐;住在四面是墙,无窗,不透光的小房子里。为了维持生计,萧军同时打几份工,两人试过一天只喝几口稀饭,或者只喝水饿一天。但萧红深知,萧军是懂她的,她是快乐的。——蜕变:响彻文坛——--年,萧红认识了哈尔滨文化圈的金剑啸,在他的推荐下,萧红拿起了久违的笔。23岁时,她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就得到了出版主编的大力赞赏。在受到鼓舞后,她和萧军合作写了抗日小说《跋涉》,一经出版便轰动整个东北文坛,也奠定了两人在文坛的地位。不过两人很快引起了特务机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5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