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电影撞历史电影,你肯定看过不少,爱情、科幻、武侠、悬疑,总有一款适合你的菜。而这些类型各异的电影中,有的完全通过编剧之手创作而成,有的则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本周,我们用电影碰撞历史,品评改编自真实历史的电影,挖掘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本期话题用电影解读历史《黄金时代》
萧红其人
萧红本姓张,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户富裕农家,刚一出生就被传统命相认定为命贱不祥。她从小得到祖父张维祯的宠爱,长期担任地方官吏的父亲张廷举,却对她较为冷漠。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身于富裕家庭的萧红是智商极高而情商极低的可怜之人。她既不是众人争相追捧的美女作家,也不是斗志激昂的文艺战士;她只想做自己,却又永远做不好自己。她的―生都在疲于奔命和动荡不安中苦苦挣扎,文学创作虽然部分成全了她,却没有彻底改变她的错爱人生。
与未婚夫和初恋的情感纠葛
年,14岁时萧红由父亲做主,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年将要读初中时,萧红遭到父亲阻挠,她便以出家当尼姑为筹码逼迫父亲让步,从而于年进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现萧红中学)继续读书。
年冬天,17岁的萧红结识了哈尔滨法政大学学生、与自己有远亲关系的表哥陆振舜。在已经成婚的陆振舜与包办婚姻的未婚夫汪恩甲之间,萧红的情感偏向了前者。年祖父张维祯去世,萧红对于养育自己的血亲家庭已经无所留恋。年,陆振舜为了坚定萧红反抗包办婚姻的决心,毅然退学前往北平,就读中国大学。19岁的萧红为了追求男女情爱,逃往北平与陆振舜婚外同居。
初恋中的萧红是极其真诚的,同时也是极端盲目的。年春节前夕,与萧红一样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陆振舜,迫于家庭压力与萧红各自回家。依附于男权对象的痴心女子萧红,与依附于男权家庭的负心汉子陆振舜之间的浪漫情爱,就此夭折。后来,萧红又和旧情不断的未婚夫汪恩甲分分合合,怀上了汪恩甲孩子的萧红遭遇了第二次“痴心女子负心汉”式的情爱悲剧。年5月6日,她以“悄吟”的笔名在哈尔滨《大同报》副刊发表短篇小说《弃儿》,其中写道:“七个月了,共欠了四百块钱。王先生是不能回来的。男人不在,当然要向女人算账。”孕中与萧军相恋
年6月,困在东兴顺旅馆充当人质的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她在信中写得很是直白:“你和我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见中国人能不救啊?”
裴馨园看到来信,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他们中间有一个叫三郎的已婚男子,真实姓名叫刘鸿霖,后来的名字叫萧军。
21岁的萧红打动26岁萧军的,是随意涂抹的一首小诗: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同年8月,松花江决堤,萧红因祸得福,搭救生船逃出旅馆到裴馨园家里避难,医院待产。因为无钱交纳住院费,一身武功的萧军只好用刀子逼着医生治病救人,孩子生下之后便很快送人。
萧红出院后,与萧军开始新一轮的婚外同居。被萧红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的这一段同居生活,竟然是她一生中的最佳时光,后来被她琐琐碎碎、不厌其烦地记录到小说《商市街》中。从萧军保存下来的合影照片中,可以感受到这对年轻人相依为命、苦中作乐的幸福情爱。与端木蕻良结婚
年4月,萧红与萧军正式分手,虽然她的肚子里正怀着萧军的孩子。同年5月,萧红与小自己一岁的端木蕻良在武汉大同酒家举行婚礼。主持婚礼的胡风提议新人谈恋爱经过,萧红讲了—段低调话语:
掏肝剖肺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这种状况的人,还要什么名分。可是端木却做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了。
以后的事实证明,在男女情事上—再犯错的萧红,又一次做出了不可挽回的错误选择。两人婚后不久,日军轰炸武汉,端木蕻良一人乘船离开武汉前往重庆,战火硝烟中,把大腹便便的萧红丢在了武汉。萧红历经磨难到达重庆,端木蕻良连落脚的住所都没有预备。她经过几次搬家,最后无奈地住到江津友人白朗家中。年底,萧红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就夭亡了。凄苦后半生
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她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年12月,31岁的萧医院,因庸医误诊错动了喉管手术,从而导致不能说话。据骆宾基《萧红小传》记载,萧红临终前在一张纸片上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去世前的44天里,守护在身边的是小她6岁的骆宾基,端木蕻良基本上没履行作为丈夫的家庭责任。
从年至年,萧红有过15次以上的“离开”,她居住过的地方包括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东京、武汉、临汾、西安、重庆、香港等,她从没有在一个地方真正住过两年以上。年至年,她在不到两年时间,在上海至少换过7个住处,“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竟然成为这位智商极高而情商极低的女作家的生活常态。最终无论是她所挚爱的祖父,她所依附的男子陆振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还是她所敬重的文坛前辈鲁迅都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她永远的救星。本期嘉宾:鹦鹉史航他是著名的编剧、策划人,是妙语连珠的电影评论人,也是《那些年》的老朋友。本期《那些年》,史航将与主持人进行一场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大讨论,敬请期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