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杜村如何演变成虹梯关

柏木杜村如何演变成虹梯关

在山西长治有一以名关命名的村子,这个村也是一个千年传统的古村落,这个村的原名就是柏木杜村。柏木杜村位于南北两岸隔一河的两岸上,这里五百多年前,是一块松柏和彩树森林,河水从西流经村南再到村东,像一个弓形圈了多半个圆。现在的村址这块平地约六十亩,基本成直线通过,南北两山全都是松柏树林。过去由于林中生长着一种草木植物,开紫色小花,根茎可入药的杜衡草和常红色落叶的灌木,叶子椭圆形,还有开红色花朵的杜鹃花(也叫映山红)。而且这里还有一种身体呈褐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唤的益鸟,叫做杜鹃(又叫杜宇,布谷鸟,子规鸟),比比皆是。就根据这里的乔木,灌木,花草,鸟类之特点,所以,叫成了个柏木杜村。明朝嘉靖3年,(年9)月,当时这里都还属于潞城县管辖,潞城县青羊里陈卿发动农民进行起义。嘉靖7年(年),嘉靖皇帝遣兵科给事中夏言,率总兵鲁钢统领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四省官兵围攻陈卿义军,义军最后由于寡不敌众,终于失败。嘉靖8年(年)设立平顺县。为确保平顺不再动乱,又设立了虹梯关,玉峡关,并派巡检司把关守隘。兵科给事中夏言还撰文,书丹了石碑一道,立于现在的虹梯关乡虹霓村碑滩庄,成为虹梯关铭。在虹梯关通往虹霓村的唯一通道上,选择了在七里梯上的一个地势险要的悬崖之处,建立了关卡。至今这里还有石券门和三通石碑。虹梯关到虹霓整整15公里,最险要的路段就是七里梯,五里栈,小梯沟二里半。这里又经常是雾气弥漫,从上往下看,雾海一片,从下往上看,入云梯直升云天。在雾中看到的大小梯如同雨后之虹,挂在天边。因此,称之这里为虹梯关。因这里到处是悬崖山坡,无一处超几亩的平整地方,沒法设立行政机构,所以当时就选择了一个,离这里偏远的大村叫柏木杜,成为虹梯关巡检司的驻地。从那时起,历经沧桑千年的柏木杜村就改名成了虹梯关村。这就是柏木杜村转化为虹梯关村的来历吧。现在的虹梯关村,面积大得无比,有虹梯关,臭水峧,虹谷峧,界畔峧四个村合并而成。作者简介,谷春生,平顺人,系中国民间传说研究会会员,山西农民报特约通讯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上党晚报特约记者,长治市潞城区老促会理事等职,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书籍,网络发表各种稿件近四千多条(篇)。获得国家,省,市,县级表彰三十次,有十多篇征文获奖,被各媒体报道过三十多次。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tz/9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