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纠缠

?

很惊讶在多宝鱼看到一本构建在苏州园林背景下的探案小说,虽然似乎评分一般,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尝试。我们对过去总要轻松一点。我喜欢轻松而不那么深刻的姿态。

端木蕻良的《红楼梦》研究不知道有没人研究过。也许有的,但不知道具体情况。偶然看一篇端木蕻良写碧云寺的,文笔也好。

游记在今天是少的。因为今天很难有闲适的时候。但研究又过于讲究理性。使得他们发生分歧。如今看来,北京许多寺庙有一些南方因素,尤其是苏州园林假山。参见白云观后边的园林,潭柘寺的一片堆石和竹林,戒台寺的牡丹园,还有碧云寺函碧斋月亮门和假山(其实让人想到苏州天池山寂坚寺),可这些对于今天多大意义上是可以借鉴的,则很难说。他们也都变成了小区罗马柱和喷泉绿化道路一样庸俗。我不觉得这些古老的东西在今天如何转化为活物。可能《江南百景图》是好的尝试。故宫文创就很无聊了。虽然很多时候,这些寺庙里某些江南感觉的园林在某些瞬间是好的。

另外就是大量的与藏地有关的塔寺。注意到这些的时候,非常令人深刻。几乎包含了西山所有寺庙都可以出现这种元素。对于元明清的理解出现了一种神奇的江南+藏地的配置。这使我总认为苏州的白塔东路也许有过一座真的过街喇嘛塔,虽然好像目前缺少实证上的考究。现实的案例是毗邻的镇江过街塔的实例。犹记得那是一个炎热夏天到访于此。

然而很难说这些风景与古迹在今天意味着什么。事实上读图时代,这些在今天也并不稀见。颐和园与西湖高度相仿,除此之外加上了藏地的塔和阁楼。我们能够于此看到什么?

一些风景的瞬间感受是美好的。但仅此而已。很快它又过去。至于文化上的延留亦或江山国威的文明,——我们很难想到历史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何以建筑和砖石比人的生命更长久?

其实过去很好的怀古诗的传统都是悼亡诗,感叹历史的兴衰无常。很多时候,这些建筑保留至今不是因为辉煌,而是因为磕磕绊绊,他们见证的不是灿烂,而是灿烂的过去。或者说在芸芸红尘中过去中的纠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tz/9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