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标榜电影萧红从异乡到异乡

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年,结识萧军。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同名电影《萧红》中,宋佳完美诠释了萧红这一人物形象,她演出了萧红的倔强、软弱,还有她的一再妥协。

如果把普通人的生活比喻成白水,那萧红的就一定是高度陈酿。她感受过极致的幸福与痛苦,二者交织着度过一个又一个漂泊不定的日夜。她有着复杂的情感,对创作的渴望,对爱人的宽容,对文学的热爱,却独独没有安心。影片中,萧红几乎没有笑过,余生漫漫,痛苦漫漫。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是性格养成的最大因素。萧红几乎没有感受过父爱,家庭带给她的只是无尽的压力与痛苦。直到生命垂危的时候,她脑海里都会回想爷爷说的话“快点长吧,长大就好了。”

她没有安全感,这个生命始终孤独,是嵌入灵魂,无法解救的,绝望的孤独。她渴望温暖,所以总把过客当成港湾。得到过鲜花掌声,得到过炽热爱情,得到过锦衣玉食,却唯独没有一个属于她的,温暖的家。

遇见萧军可以说是萧红人生的一场美丽意外。当时的她被未婚夫抛弃,怀着身孕独自住在一间狭小的阁楼。生活所迫,萧红不得不写信向报社求教,萧军被派来给她送钱,本来是完成任务,没想到第一次的见面两人都心生好感。那一段时光应该是萧红生命最快乐的时候,相比冰冷的食物,逼仄的房间,突如其来的爱情治愈了她的所有伤口,好像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起码她还有能力去爱。

她在日记中写到“他(萧军)虽然很穷,但一点也不悲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四周无边的黑暗。“

两个人一起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靠朋友接济才勉强维持生计。爱情就是这么神奇,能让人在一贫如洗的时候也觉得富有,给人走下去的信念。

结识鲁迅是二人生命中的巨大转机,文章的顺利发表,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时,萧红多次发现萧军对感情的不忠,但萧军是她生活的全部,无法摆脱。挣扎许久之后,她听了许广平先生的话,走出萧军的目光,到更开阔的天地里去。

她去了日本。

萧红说“萧军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

回到上海,一如往常。短暂的告别并没有给他们的感情带来任何改变。

争吵,冷战。

在这时,萧红又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端木蕻良。战争时期,生活就是漂泊。两人行变成三个人的柴米油盐。终于有一天,萧红决定放弃这段感情,跟端木去武汉,随后便成了亲。

她谈过两次恋爱,有过两次身孕。却是第一次当新娘。经历了一场过于消耗自己感情之后,她所需要的就只是一场安稳的温柔,持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惜热恋没有维持多久,他们的感情又陷入僵局,武汉沦陷,随即暴露了端木的懦弱,他不止一次抛下萧红,炮声一响,便没了踪影。

曾以为的终点,再一次弃她不顾。生活给她一次又一次风浪,伴着惊喜,结局却从不美满。因为战争,她承受了太多原本不该在生命里出现的痛苦。

她点燃了一支烟,绝望地等待,也许是等待这场巨大闹剧的终结。她不再追求,也无可追求。

影片以萧红的死作为意义上的终结,她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回家。”

可是,何处为家。

片尾这样描述萧红,“在梦中长大的孩子,都是极端孤单的。她在写作中,寻找她的故乡、亲人,寻找穷人,妇女和儿童。她在书写中静静地呼吸,燃烧起来,记忆之火,如此温暖。她一生追求爱与自由,在这充满暴力的、奴役与屈辱的社会中,从异乡到异乡。”

她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同时也是

一个努力摆脱糟糕原生家庭的精彩生命。

编辑:魏亚娟陈泓霖

审稿:高金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tz/9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