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南古镇--瞿溪,有一条被称为温州茶马古道的历史通衢,就是石岩屋古道,原名“分水岭”,因岭上多枫树又有“枫树岭”之称,是古时永嘉县与瑞安县的交通要道。古道上的枫林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横插在幽静的山谷中,状如屋顶,底下宽敞开阔,屋前小溪潺潺,还有通幽石径……这就是著名的石岩屋。
石岩屋,名气很大,也向往己久,却一直未能亲临。这个周末,在瞿溪队友“月亮”的带领下,我们中国罗山第一群组织了92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来到了瞿溪,开启了石岩屋古道之旅!
瞿溪位于温州西大门,素称浙南古镇,距温州市中心14公里,东靠郭溪街道,南连潘桥街道、瑞安市、林溪乡、湖岭镇,北接泽雅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瞿溪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建镇历史,以古街、古寺、古宅、古道、古民俗闻名。
石岩屋,这是一块神奇独特的天然大石岩,原称“仙人屋”,岩前古木参天,泉水叮咚。岩底下大约有70多平方米空洞,崖背上平坦,刻有民国廿七年()王卓书的隶体“石崖屋”三字。
石崖屋内立有清光绪十九年()广西学政、瑞安名人孙锵鸣撰的《分水城至瞿溪、雄溪两路种树记》碑文。
根据清光绪年间宗源翰所著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记载,温州府西向的陆路干路从小西门(来福门)出发至桐岭分水城,有支路自塘下西行至任桥、雄溪、仙人屋、九峰山东与瑞安交界。其中雄溪-仙人屋-九峰山东,就是现在的石岩屋古道。
石岩屋枫树岭古道,为永瑞瞿湖古道瓯海段,原名分水岭,又因岭上的石岩屋近几年知名度颇高,故又俗称石岩屋古道。起点位于瓯海区瞿溪街道雄岙村,止于瓯海与瑞安交界的分水城岭,长4.5公里,路宽1.5-2米,为原始块石石阶路。
据路边一碑文记载,石岩屋古树群共有红枫棵,是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单位。
石岩屋古道,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古红枫树, 这些古树为清光绪年间,瑞安对坑乡人王某,集资在此修建山岭此所种植。
石岩屋古道的这些红枫树,大多苍劲古老,很有年代感;枝头,有的叶子还绿的,有的则转黄,还有的叶子已转红,相比单一的红色,此处的枫叶更显得色彩缤纷。
进入冬季,枫叶开始陆续变色,从雄岙到分水城,沿道路两旁的一百多棵红枫古树,相继变红,绚丽多姿!
枫情正浓的季节,走在古道上,就是一种享受!此时的意境,不是亲临,怎可言喻?
每到深秋初冬,夹道枫叶便如红龙翻滚,风吹过,红叶飘落在溪水中,别有一番韵味。
一路走来,一地落叶,不是凄凉,而是一片希望!
蛤蟆岩
蛤蟆岩是石岩屋古道上的一块巨岩,也是一道独特的景砚,因形如蛤蟆而得名。岩旁有台阶,可至岩石顶部,上面平台如台,成了一处天然的观景台。
走进石岩屋红枫古道,你能切身感受清风拂袖过,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世俗的浮华,每当红枫浪漫时,就是心灵的净土。
石岩屋古道的终点是分水城
分水城南起大伏山脚,循天然山脉向北延伸至自焰山山脚,似巨蟒盘踞在山脊上,城墙两侧甚为陡峭,但目前已是残垣断壁。残留的城墙长约余米,高三至五米,厚三至六米,由条石砌成。
城墙下面是一座城门,是进出古道的咽喉之地。城墙下设双重门,南北各开,条石砌成,每块条石重约公斤。雄溪一侧的城门旁有古亭一座,两间的石头平房,保存尚好。
分水城相传宋末元初已建城。明嘉靖《永嘉县志·城池》载:“龙门岭隘,在十七都。”瑞安方向有龙门寺,附近有龙门山,据此推测龙门岭隘即为此城。
分水城既是古时森严的军事关隘又是永嘉、瑞安两县的分界标志。历史上作为瑞安通往温州的交通要道之一,瑞安西北部山区纸农挑纸到雄溪、瞿溪等地售卖必经此城。
分水城的那一边属湖岭,湖岭镇地处瑞安市西北部,东临陶山镇,西与青田、文成两县接壤,南与高楼镇毗邻,北接瓯海区。屿前村在以前叫西吴坑,也是一个特别古老的村落,村里那些历经沧桑的老房子,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岁月往事!
屿前瞭望台
从屿前村回到分水城,沿石岩屋新建溯溪游步道而行,沿溪步道全长约3公里,道宽约1.5米的登山游步道,沿途根据山体地貌特征,建造栈道、汀步、吊桥等,并设置观景眺望台、休憩平台、亲水平台、休闲廊亭等。此新路,全部亲水而建,一路行来,风景优美,让人陶醉!
龙凤椅
至下午四点,本次石岩屋古道活动圆满成功,感谢月亮领队,感谢瞿溪的队友们!感谢摄影师西少、行走山川、陈良海的照片分享,特别美好的一次经历,石岩屋,下次再约。
又是一个冬季,古镇瞿溪的枫树岭,看着古枫,踏着古道,望着熟悉的背影,这个季节里,就是最美的相遇!石岩屋,我来过,何曾忘记;人生,你来过,永恒在心!
温州古道平台提供下列服务:国内旅游户外拓展景区合作广告推广古道建设航拍视频联系小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