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1518.html
▲题图:红木棉
提起栗子,大家并不陌生。栗子烧鸡是餐馆里一道传统名菜;小摊上卖清蒸栗子;炒货店里有糖炒栗子出售……想必都是大家香甜的记忆。这些菜食所用的栗子多是板栗,而我要介绍的是另一品种——毛栗。
依据狭隘的见识,我将栗子分为三类:板栗,油栗,毛栗。板栗个儿大,油栗次之,毛栗最小。板栗是以油栗实生苗为砧木,经过嫁接培育出来的,它落户家乡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那会儿,政府号召大伙发展多种经营,板栗以其易栽培、好管理、见效快,一跃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乡亲们竞相种植板栗,不几年工夫,漫山遍野都是板栗树,我乡因之号称板栗之乡。近年来,人们发现嫁接过的栗树易遭受病虫害,又因板栗易腐败,保鲜贮藏困难,导致市场疲软,销路不畅,盛极一时的板栗风光不再。油栗和毛栗都是野生的本地物种,它们像血缘亲近的兄弟,却各具情态,迥然有别。油栗个头、产量比不上板栗,数量也不及毛栗多,品质却最优良。成熟的油栗外壳紫红色,浸了油一般润泽,闪着幽光,一看就惹人喜爱。它子实饱满,果肉坚实,口感好,保质期相对较长。正如人无完人一样,野生的油栗稀少,产量低,成熟迟,对于急功近利的人们来说,自然不受青睐。毛栗呢?境况更窘。它颗粒很小,容易坏,口味不及油栗,又卖不出去,因而更少有人问津。好在它也不看人脸色,安之若素,低调地混迹于丛林草莽,兀自繁衍生长。
毛栗是一个很纠结的物种。说它生命力顽强吧,诚然!秋天,老熟的果实从枝头坠落也好,飞鸟口衔果实不慎遗失也罢,它们都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栗树虫害频仍,常见下部被虫蛀得千孔百疮,火烧雷劈一般,往上看,依然老树新枝,生意盎然。说它生命力脆弱吧,确乎如此!走进深山老林,不期然一棵枯死的毛栗树赫然入目,任春风呼唤,雨露滋养,它却无动于衷,枯寂的躯干有违和感。这些树有的细不盈握,有的粗可合抱。原本旺盛的生命竟这样无端地陨落,着实让人困惑,让人喟叹。
毛栗树属于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一般独立的植株长得高大,丛生的则长得矮小,类似于灌木。它们的根系发达,主根扎得深,须根伸得广,因此长得快。小树表皮通体光滑,青黛色。及至长大,木质茎胀裂表皮,树干变得粗劣,泛白。毛栗树虽不及其他栗树长势恣肆,却也枝叶层叠,如冠如云,林间常见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毛栗树。它的花期与其他品种相仿,进入农历五月,栗树们不约而同地开花了。远看,满山蓬蓬绿荫之上,似浮着片片薄雪。走近了,但见繁花满树,流瀑一般,一派喧腾。万千粉白、淡黄的花穗,攒簇在枝叶间,像爬满了无数只毛毛虫。微风过处,枝叶轻摇,毛毛虫似乎在缓缓蠕动。端阳前后,花事最盛,馥郁的甜香随着南风四处漾动,山乡浸在如潮的花气里。
七月核桃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自花穗形成,到扬花孕果,到果实定型,直至栗苞张开,历时近五个月,毛栗终于在深秋时节成熟了。
枝头的叶子已渐疏落,有的被秋风掠走了,剩下的要么被虫蛀得残破不全,要么半黄半焦,憔悴不堪,三三两两的果实便一览无遗。枝条上挂果数量不等,或形单影只,或三五抱团。密布锐刺的球形栗苞,有的刚裂开一道缝隙,像人唇齿轻启,露出红褐色的果实;有的裂作四瓣,三两颗果实紧密团结,赖在壳斗里恋恋不去呢;有的则忍俊不禁,笑口大开,里面空无一物,子实已经脱落。
正是采收的好时节。采早了,脱粒后栗子好生虫,难保管;采迟了,子实掉落,就成了飞禽走兽口中之食。童年这时节,大人孩子便背上挎箩,提上小篮,带上剪刀,上山打毛栗。
就像稻谷中不乏秕谷一样,那些悬于枝头的栗苞,有的货真价实,有的则徒有其表。这从苞刺上便可辨得分明,要是栗苞紧闭,果刺细软而青翠的,准是谎果,我们叫它“瞎子”。要么壳斗里子实干瘪,要么干脆就是一具空壳。也有栗苞枯黄的,一看就知遭了虫害。这些毛栗人们根本不去采摘,只拣那些壳斗张开、子实暴露、栗壳红润的果实,用竹钩拉近,拿剪刀钳下;或用竹竿敲落于地面。这样获得的毛栗大多老辣、饱满、完好。儿时,我们趁放学或假日上山,于毛栗树下的杂草、落叶间捡栗子,不消多会儿,衣袋里就装满了战利品。我们常像野人似地,来不及剥壳,就将老熟的栗子填进嘴里,嚼得“嘎嘣”脆响,满口溢香。不过,生栗子不可贪食,吃多了不易消化,肚胀。
带苞的毛栗采收回来后,将它们置于角落处堆放,使其“发汗”后再脱粒。不几天,毛栗的苞壳完全张开,穿上布鞋,用鞋底轻轻一搓,子实完好脱落,如琥珀,似珠玉,简直就是工艺品。栗苞一般稍大于乒乓球,子实只拇指头大小,一至三颗不等。一颗的较大,我们谓之独栗,近球状,有些像榛子,余者一般呈半球状或楔形,三两颗挤成一排。这样的果实坚挺、细腻,淀粉含量高,且不易败坏。
料理毛栗,山里人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刚脱粒的毛栗,要是马上就炒着吃,味道较淡,除了粉面外,少有香甜的口感。要想让它别具风味,还须讲究技法。将它摊在簸箕里,白天放在阴凉的地方,以防风干变硬;晚上晾于室外,承接夜露。三五天后,毛栗中所含的淀粉逐渐转化成糖,变得香甜起来。这样的毛栗用铁锅炒出来,没等出锅,香气已弥漫满屋。趁热剥开栗壳,光润、浑圆的栗米,黄灿灿的,有些晶莹的意味,散发着喷鼻的甜香。尝一口,松、软、面、甜兼具,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要想长时间储存,另有他法。十月小阳春,将它置于强烈的阳光下晒至焦干,以果肉收缩变硬为度。有生留的,也有炒熟保留的。总之,这样保存的栗子口味与鲜栗没法比。
记得小时候,正月到姑妈家拜年,我们兄妹要回来时,姑妈总要将每人衣袋里装满干果。其中有少量的南瓜子、花生,更多的是隔年的毛栗。那毛栗坚硬无比,像一颗颗碎骨头,腮帮子嚼得酸痛,也磨不烂一颗,我们背后称之为“铁屎”,趁人不防将它们拣出扔了。心里埋怨姑妈给这样低劣的食品,现在想来,清贫的姑妈是倾其所有啊!
宋朝文学家苏辙写过一首《服栗》,诗中写道:“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光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是的,栗子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自古栗子就被称为“木本粮食”。果实中淀粉含量高,能取代粮食,是荒年中的救命稻草。此外,它富含营养,有“坚果之王”的美誉,据说是强筋补肾的好食品。
作者
李愈芸
李愈芸,岳西县姚河中心学校教师。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业余时间尝试文学创作,断续在县市、省级报刊上发过少许文字。近年,陆续创作散文约80篇,有数十篇3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各类媒体。年加入岳西县作家协会,年加入安徽省
散文随笔协会。
责任编辑:疏勒河的红柳、雨菡
作者更多作品
散文
映山红
散文
在姥姥家的那些日子
散文
货郎担
散文
端午锦
散文
香椿
散文
桂树青,桂花香
故事
宝藏
散文
忍冬
散文
走在农业的边缘
散文
为女儿流过的泪
散文
放牛石(外一篇)
散文
风景这边独好
散文
树上有只马蜂窝
散文
南瓜
散文
黄老迂
散文
苦丁茶
散文
打六谷
散文
小牛倌
散文
野蒜
散文
红花草
散文
柳树青青
散文打场
公众g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