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1102/9637181.html
晨曦初开,朝露升腾,万物苏醒,风儿笑着、闹着,摇着树梢,旋着落叶,吹散了旅人的发丝……
一辆乡村巴士哼着小曲儿,在公路上悠哉游哉地慢跑。车窗外,街道、草木、田野……如走马灯般晃过,一转眼,车到了江宁佘村。
本次江宁徒步计划的首站,是佘村附近的龙都采石场。这里有几处挖矿形成的奇特地形,因酷似丹霞地貌而声名鹊起,成了“网红打卡地”。
停车场旁就有一处红色的山坡,但显然不是“佘村丹霞”的主体景观,我于是向村子方向探索。没走几分钟,就到了佘村水库。在万里晴空下,宽阔的水面很宁静,阳光被波浪轻轻揉碎,化作洒在银盘上的朵朵金花。
可是,传说中的“丹霞”在哪儿呢?彷徨间,水库对面乍现一条小路,一个声音在西心里响起:“快来!”
直觉,有时准得可怕——小路的尽头是几座农舍,站在屋旁,就能望见不远处的红色山体。
走近看,那赤红的崖壁宛如一面墙,尽管不高,但居然是沟壑交横,也不知道老天爷用了多少雨水才冲刷成这样。
无名的草儿在山坡上滋生,令沙砾顽石也稍具优雅。大自然,不愧是一位精细又强悍的艺术家。
第二站是佘村。说句实话,我一向对人为堆砌的“明清遗风”颇不感冒,但这村子却很独特。
几乎没有绿荫的庇护,街巷,屋舍,池塘……全在阳光下晒着,明晃晃的,没有任何掩饰和造作,好似一位率真的小伙儿!
村东北的庄前路通往隔壁的李家村,我便顺路过去拜访。随着地势的起伏,此处村舍分布得错落有致,虽无“遗风”可言,却合了怀旧者的心意。
午后的阳光,将一层淡淡的金色涂抹在屋檐、墙角……一种似曾相识的静谧,让我舍不得离开。
终究还是要告别。我走出李家村,踏上了乡间公路,下一段旅程开始了。
时间已是午后。太阳渐渐灼热,仿佛一头耀武扬威的狮子,竖着金色的鬃毛。大地阴霾散尽,万物生机焕发,这野外的气场令人震撼。
不远处,几只羊儿小心翼翼地穿过公路,其中一只昂着脑袋,和我对视良久……我忍俊不禁:“傻羊,你怎么不去吃草呢?”它居然点点头,转身跟上了小伙伴。
忽然,一阵“嘎嘎”声打破了午后的安静,几只大白鹅摇头晃脑踱过来,挤到一只水箱前喝起水来。它们一边喝,一边朝我嚷嚷,也不知道在唠叨个啥?
欣赏着眼前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居然羡慕起这群鹅来——大自然赐予的快乐,往往近在咫尺,可人们常常看不见。
告别鹅群,我一路向北。没多久,前方出现一大片草坡,顶部平整,应该是座堤坝。手机地图显示,这里是横山水库。我兴冲冲跑上坡,眼前顿时开阔,一片青玉般的水面,正慵懒地晒着太阳。
观测站里,一位管理员大爷凭栏危坐,双目微合,似已入定。我不想扰人清梦,于是独自沿石阶下堤。
石阶缓缓伸入这清灵的玉波中,渐渐消失不见——如此“引人入胜”的阶梯,想必不是人为设计,而是涨水所致吧。
水波晶莹剔透,一遍遍轻抚着堤岸,而后者依旧高冷、强硬,不为所动……这场悄无声息的攻防战,将持续多久呢?
也不知在水边坐了多久,我起身返回公路。这里有一座公交巴士站,前方的路通往龙尚湖水库。
路边指示牌显示,这段路程长9.2公里,而此时的气温已攀上最高点,汗水正流个不停——我到底是继续往前,还是等公交车回佘村去呢?
步道起点,焚风熏人,只是站着,就已汗流浃背,若再走上十公里,靠谱么?正思忖间,一只蝶儿轻舞双翅,忽闪忽闪地钻进了热浪中……瞬间,我不再犹豫,迈开步子朝龙尚湖走去。
一路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小茅山路口。这条路号称江宁的“小川藏线”,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的“山路十八弯”。
只见那道路深处,清风拂翠,绿影婆娑,一丝清凉悄上先心头,脚步也随之轻快了许多。
路边,一缕蛇蜕幽然而卧,余韵未消——如此瘆人的皮囊,哪能随便乱扔呢?
灌木丛间,一只大蜘蛛正悬在“八卦阵”中,静候着它的“下午茶”。那一袭色彩斑斓的花衣裳,散发着毒液的味道……在下面的照片里,你能找到它吗?
山路逶迤,车辆罕至,现在,我成了这里唯一的行人。宁静的蓝天,葱茏的草木,亮堂堂的路面,融合成一幅超现实主义画作。
在前方路口,总算出现了人类。也许是车到山前竟无路,几人席地而坐,有说有笑地玩着扑克——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再往后走就真没人了,弯道,树丛,铁塔,循环出场,伴着且热且凉的风儿,让我这“汗牛”迷醉于其中。
就这样走了近一小时,龙尚湖方才现身。其名曰湖,实乃水库。湖面宽绰,山形绵延,果然不负美名。
下午四时,阳光透着一丝颓废——清晨的猛狮阿斯兰,是不是有些倦了?眼前的龙尚湖,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然而,若不走上这一遭,不经过这番风吹日晒,恐怕会更加遗憾……
随手一摸头,竟有些烫手,我暗自担心:头发会不会自燃呢?饮下了最后一滴可乐,我决定打道回府,而返程路线有两种:
A.绕道对岸,乘路去汤山再回城;
B.沿原路回佘村、返城。
衡量再三后,我选了后者。
人在归途的感觉,如同刚刚饮下一壶酒,畅快之后,略有些疲惫。
走着走着,足下微痛,这才发觉袜子已经磨破——离车站尚远,我便放缓脚步,免得伤了脚。
清风徐来,燥热渐消,我一边漫步,一边默念:菩萨保佑,要是能来辆出租车,那就好了。
就在我一步一挨间,“忽”的一声,一辆小“电驴”从我身旁超了过去——咦,如此燥热的天气,怎会有人骑车来这儿呢?比起我这种“以腿代车”的人,骑车来的也好不到哪儿去,哈哈!
我停下来歇脚,那骑手也在前面停车。等我走近,一个声音轻轻传来:“要搭车么?”哦,这天籁之音来自那名骑手,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孩。
我意外极了,这难道是先前祈祷的结果么?我还能有什么理由拒绝呢?一路上,小“电驴”迎风疾驰,我的心情无法言说。
一晃就到了佘村,我与这位女孩道别,然后坐在小广场边,看着夕阳西下……
半小时后,我起身离开,返回采石场的车站。这时,路边一处高大的“丹霞”景观吸引了我,这大概是龙都采石场的主体部分吧。
我抑制不住好奇,立刻朝它走去。经过一处草丛时,脚下一软,凉意陡生,鞋竟湿了。原来,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草丛下,竟有隐藏的泥水坑……(友情提醒,此处不安全哦!)
结语
尽管对江宁佘村的地形并不熟悉,但这次我依旧秉持“徒步才是旅行”的理念,前后往返约15公里,在挥汗如雨中,收获满满的乡野秋色。
除了美景,这次初秋之行让我最难忘的,便是那一段暖人的邂逅。现在就用几句戏语来描述一下吧:
古村秋行
唐·小男孩
古村红崖暖,碧水接云天。
草木随风舞,拂醉风中人。
在人心浮躁、利益至上的今天,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美好的关系,我们应当好好去珍惜、维护……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