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929121990586848&wfr=spider&for=pc复旦杀人案发生后,大家各种议论。上升到制度的;涉及心理学的;就案论案的;谈及极端的。二和三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一和四。一嘛,典型的小人书后遗症,动不动上升为黑暗的旧社会。至于如何黑,如何旧,他们一般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中国体制的毛病——这个体制,从中微观体制到框架性体制。中微观就是教育制度了、职称制度了、考评制度了、大学制度了。框架性,当然就是整体推翻,打碎这万恶的旧世界,来个红彤彤的新世界——当然这红要他自己来定。别人的都黑,就他的红。第二个方向:中国文化的毛病,或者说社会的毛病。任人唯亲啦、圈子文化啦、学阀主义啦、怀才不遇啦、出头的椽子先烂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啦、酱缸文化啦、劣币驱逐良币啦……问题是,这两个方向有很大的毛病:第一,远水不解近渴。第二,这肯定不是律师的思维——十年前还流行这种律师,不是办案,而是在网上各种表演,时间长了表演不下去了。第三,这肯定也不是司法刑侦的思维——杀人就是杀人啦。而且司法判决的时候,有一个准则是: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你杀人了就是杀人啦。至于你自认为的杀人理由,比如童年不幸,比如人生失意,比如感觉不到社会美好——在司法界面,它啥也不是,它适合干嘛呢?适合小说家用来写小说。那就可以尽情铺排,比如在美国杀导师的中国留学生卢刚,电影就给他铺排很多理由的理由。可惜它是文学的使命,人道主义关怀。但对司法来讲,法庭上你这么文学的话,法官可以当场打断你,再不像话,可以把你撵出法庭。中国网络不是法庭,而是广场,所以各种角。但我更想说的是一般百姓。如果说有政治意识和文学情结的人,才会动不动扯上制度与社会,那么对于一般百姓来讲,就是我们暗香的西东所说的那番话:生物多样性告诉我们,一个房间里只要有两个人,就会有左派和右派;有第三个,那就是中间派;再有第四个,那一定是极端派。极端的人,你只了解他的上限,但肯定无法知道他的下限。远离极端,让他自己去作死就好。西东是沪人。还是先富起来的那种。属于典型的理中客范畴。我想说的是,这里面其实可以有两个意思:第一,凶杀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特别是针对某个个体来讲。但大家天天看见凶杀信息,并且产生恐慌与焦虑,那是主体泛化之故,也就是说,这个人遇上了,你想到了你;那个人遇到了,你又想到了你。想来想去,想得你自己不安全至极。第二,生活中确实有诸种极端。于是我们炕群的师兄说了,远离极端容易,但,如何确定极端?这才是问题中的问题。我认为极端可以分这么几种:极端言论,极端性格,极端认知,极端行事。这四种是逐级的,排名越靠后,危害性越大。网上极端言论很多。一是由于极端言论不用负责。用负责的话,会收敛好多,所以,就当他们是发泄吧。而且这种发泄对他们自己可能也有好处,总比转化成行动好。还有,咬狗不叫,叫狗不咬,极端言论者,大部分生活中可能很窝囊。反倒不必在意。极端性格,就得有所防范。还记得那个杀害女儿同学的父亲么?连老婆都知道他性格极端。极端认知。还是这个学生家长。女儿和男同学有冲突,班主任联系双方家长前来沟通,班主任跟他沟通后,发现难以沟通就叫停了——这叫认知障碍,没法沟通。网上这种人也很多。复旦事件后,我这种理性分析的,都能引来诸多人,骂我不是坏,就是蠢。我要是像他们那种小人书思维,把杀人犯当作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勇斗地主的刘文学,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他们才会对我点赞。极端行为。光认知障碍也不是问题。比如认定自己的贫穷,是万恶的大地主周扒皮黄世仁干的,这都不是事。是事的是,他去采取行动了,逮住马云爸爸直接斩首,这就上升为极端行动了。杀母亲的吴谢宇,杀同学的马加爵、周凯旋、向慧,杀导师、同学、院长、院长助理的卢刚,包括这次杀复旦书记的姜文华。应该都是第四种了。别提什么陷害了。也别提什么万恶的制度与社会了。制度是从美国引进的,社会——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复旦那种小社会,只会更清明,而不会更黑暗。比如这个科研考核,考核指标与文件,都是固定的,对引进人才都适用的。包括入户上海——上海前两天才公布,落户好象还是,全部张榜公布。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落户上海就没有后门操作的,就没有根本不需要打这种卡的。但,对芸芸众生来讲,就这么一个考评模型。过,则留;不过,则走。跟一个书记有个毛关系呢?中国的大学,是党委领导,但教育与科研业务,不都是归院长么?你跟一个书记,较什么劲儿。须要较劲的,就是你的科研,到底离考核达标还有多远。结果你一个数学高材生,都不用数学思维说话——说什么被陷害至今。书记陷害你发不了论文做不了课题,还是发了论文做了课题之后,在学校科研系统里填报科研成绩,填报不上去呀?生活中,极端人士确实也难防。一是,极端人士会自我掩饰。比如杀害女法官周春梅的那个向慧。去找周春梅的时候,又是送东西,又是送金镯的,同学哪知道,不要她这些东东可以,但是不给她办事不可以呀?二是,现代人际关系的疏离。别说大家认为个人生活与心情都属于个人隐私了,就是你愿意跟人诉说——心理咨询师一个钟头都得五百六百的收了。现代社会,如果不是有一定的亲密关系,谁听你负面情绪叨逼叨呀。别说怨制度怨社会了,祥林嫂那样自怨自艾的,村民都不想听呢。那么如何判断极端人士呢?很多时候,第六感就能告你,远离某种人。当然,第六感不发达的人,就多用点心吧。香主的建议是,陌生人看面相看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多人的眼神儿,能暴露诸多东西,不只极端人士。眼睛是有力量的,张社生说袁世凯的眼睛,能杀死日本的一个师团。所以我经常说,女人挑男人,看眼神儿。男人挑女人,看脚脖子——结果我们炕群的一个傻哥儿赶紧问我:那咋挑?我说,观感,长相与家养都能体现。结果他现在还懵,也不知道他老婆与女同事的脚后跟被他盯梢多少次了。笑晕我吧。其实日本男人看的是女人上面的那个脖子。我把它移到脚后跟了,感觉下面这个脖子更靠谱,不信你们试试。本香主只负责理论建言,不负责售后三包哈。熟人,看面相看眼神之外,再看他的认知方式与处事方式。狭隘极端的人士,还是比较好判断的。最后提个建议,我觉得高校除了面对学生有心理咨询与心理减压这块义务服务外,对老师,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关怀。比如有专门的生活茶话会,有专门的心理减压机构。让大家也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推而及之,各单位各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单位文化企业文化,与相应的心理关怀。未来社会,大概率的,极端人士与精神病人士,只会多不会少。一是快节奏重负荷,二是人的欲望在现代社会也被大大吹胀。原先吧,慢生活,骑个驴都嫌快,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的社会,飞机都嫌飞得慢,欲望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别说别人了,我种个菜,还急呢。一看英儿妹妹的菜比我长得好,我就急——英儿妹妹是大地主,特许我可以随时随机偷她的菜。如果不是她给我这么一个特权,成为咸于分赃的既得利益者,我不打倒她才怪。急得不能行不能行的。在线急。端木赐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