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传她追求了一辈子的自由,到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经典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玎珰朗读

领读

储杨

亲爱的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萧红传》。

昨天,我们读到萧红与萧军彻底分开。萧军娶了在甘肃认识不过两个月的王德芬为妻,端木蕻良也与萧红举行了婚礼。

人生的猝不及防,让人无法想象结局。萧红的一生,活得不谙世事,却也热烈。可岁月对她,甚是残酷。

在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光,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黑暗与光明

不久后,医院产下一名健康的男婴。不过几日后,男婴离奇死亡。据说,萧红对儿子的死,竟表现出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冷漠。

至于可信度有几分,不得而知。

产后,萧红回到重庆,身体也略有好转。彼时,端木蕻良不仅任教,还在与作家靳以创编《文摘战时旬刊》,每日忙完诸事,十分疲劳。萧红则独自在家写作。

当时,歌乐山山腰有一家孤儿院,萧红常去。后来,她还以孤儿院为题材,写了散文《林小二》。

又把《万年青》和《在东京》两篇散文,改写为《鲁迅先生》,分为一、二篇发表在《新华日报》上。

任何事情都无法妨碍萧红写作。年春天,萧红相继完成了散文《滑竿》、《长安寺》,短篇小说《山下》、《莲花池》等作品,并计划开始长篇小说《伯乐》的写作。

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时有发生,但萧红与端木蕻良二人终日与笔纸为伴,尽可能不去理会窗外的战火硝烟。

▲萧红与端木蕻良

生死天定,他们豁然许多。只是午夜梦回,总会受惊。

年5月,日军开始轰炸重庆,连续两天的轰炸,致使重庆死伤四千余人,十万人流离失所。

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又是一个光明的时代。黑暗的是死亡和那无休止的战事;光明是萧红和她铿锵有力的文字。

老死不相见

不久,萧红与端木蕻良搬至北碚的苗圃。那时,孙寒光有意邀请萧红去讲授文学课,但萧红不懂迂回,严词拒绝。这让端木蕻良十分尴尬,他只能圆场说,再商量商量。

萧红一听,以为端木蕻良也想让她去上课,很是不悦,还与端木蕻良拌起嘴来。但萧红不是爱闹的女子,情绪过去了,也就好了,甚至还与端木蕻良开起玩笑来。

如此说,萧军的确是了解她的。昔日,萧军便总是说,萧红是不谙人情的。

其实,这也是萧红的纯真之处。

端木蕻良怯懦的性子,令萧红相当不满。平日里,他也不会替萧红分担家务。

▲端木蕻良

但人是独立个体,世间绝无两心一致、从无层次的一双人。萧红与端木蕻良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离开萧军,是一个问题的结束。走进端木,却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

更多的时候,两人表现出的是一种日久生情式的亲人关系,甚至越过了相爱的阶段,远不似寻常新婚夫妻那般爱浓情稠、抵死缠绵。

后来,萧红得知,萧军来了重庆。战火尚且无畏无惧,不足以让她离开。可萧军却不同,他来了,萧红便是一刻也不愿意留在重庆了。

年1月17日,萧红和端木蕻良从重庆起飞,落地香港九龙。二人怕被特务知晓而进行阻挠,故行事隐秘。

这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是有一段无法亲近的距离,是有一种不能依傍的生疏。

《呼兰河传》的诞生

年1月30日,叶灵凤主持的《立报》“言林”发布消息:“昨日,端木蕻良、萧红由内地来,暂寄九龙某处。”

2月5日,“文协”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两人接风。

不久,萧红的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4月,萧红和端木蕻良以“文协”会员身份加入了香港文协。

恰逢香港文协换届大会,端木蕻良被推举为理事。

日子过得很快。这一次,萧红是从未有过的,心中有思念,却不是因为哪个人,而是因为思念内地,她还曾给白朗写过一封信。

她的身体,自来到香港以后,也越发坏起来。原在苗圃的时候,萧红就开始出现了肺结核的症状,而香港又是湿热之地,不宜居住。只是,当时他们都不知道。

在香港,萧红笔耕不辍,经典之作《呼兰河传》就是在这里写作完成的。这部作品,在《星岛日报》副刊上连载了3个月之久。

▲《呼兰河传》

随后,萧红又完成了《后花园》、《小城三月》等作品。这段时间,她著作颇丰,生活不错,只是身体状况日益下降。

女子之老去,有时仿佛就是刹那、瞬间,令人措手不及,没有余地,只能眼睁睁看着身体,布满岁月风霜之痕迹。

弹指一刹那,刹那一芳华。活在世上,就活在一个谜题里。

放不下的那支笔

年,萧红30岁,她走到人生的垭口。此时,她的身体很不好了,但是,她放不了手中那支笔。她要写,这是她唯一心甘情愿,为之赴汤蹈火的事。

1月,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一部由重庆大时代书局出版。2月,萧红又一次搬家,房屋陈设,经年不改。

不停地写作,支撑又摧毁着她日渐憔悴的病体。发烧、咳嗽,从不停歇。

即便如此,她依然连药也不肯轻易吃,仿佛吃了药,就承认了自己肉身的脆弱一般。这令她心中不安。

但病总是要治的,医院,萧红方才知道,病朽的身体是无法摆脱了。

不久,胡风也到了香港。萧红是与他疏远了,但知道萧红病重,他还是前去看望了。再见萧红,她比从前愈加苍白消瘦,但是精神尚好。

可终究,她还是提到了萧军。

她说,他若是来,定还是要帮她的。

▲萧红和萧军

可是,她不愿当真写信去说。只是一个念想,一不小心脱口而出。这个念想,惊到了自己。她是要怎样小心翼翼,方才能将那些波澜往事掩埋不提呢?

7月,萧红病情反复得厉害,情况糟糕。此时,她已经开始失眠,医院。

9月,萧红除了在香港刊物上发表作品之外,还在美国《亚细亚》月刊上发表了英译版《马房之夜》。

文字被翻译成外语,算是萧红病中一件喜事。

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10月初,端木蕻良接到一个内地青年作家的求助电话。为避祸乱,逃至香港,却没有谋到出路,被困在寄居的旅店里,境况一如当年的萧红。

这个青年,便是和端木蕻良一起陪伴萧红走过生命最后时光的骆宾基。

萧红和端木蕻良对骆宾基是有恩的,因而,在日后萧红病况恶化的日子里,他也是不离不弃,陪在身旁。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是日,日本开始轰炸香港。忽然之间,天也不是那天,地也不是那地了。

香港乱了,逃的逃,撤的撤。萧红病况恶化,导致行动不便,只能与端木蕻良在硝烟之中四处躲藏,寻找、等待杳渺的生机。

幸好还有骆宾基在。

是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

想必,满目疮痍的,既是这座城,也是萧红破碎的一生。

年,1月12日,医院被误诊为“气管结瘤”,并进行手术。手术自然失败,这条命,本是好贵重,却终究还是被人轻贱至如此地步了。

端木蕻良呢?他能做的,也是一一做尽了。1月18日,端木蕻良冒着生命危险,从一名日本记者的手中求得一辆车,医院。

当日下午,她便窒息昏迷。午夜,她让骆宾基拿来纸笔,写下这样的话: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她是想要活的,想要活下去,活得久一些,然而,不能。

三日后,医院被日军接管,病人被赶出,萧医院,随即又被送至法国医生在“圣士提反女校”设立的临时救护站。

当日,六时许,萧红陷入深度昏迷,四小时后,萧红逝世。民国一代才女,自此永诀这云谲波诡之人世,去往极乐净土处。

终年,三十一岁。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萧红人生中最后的时光。她在烈火中死去,也将在大海里重生。

萧红,她自由吗?

大概是自由的,就像她在《呼兰河传》里写道:

“花开了,就像花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只是,她还有一半骨灰,至今未被人发现。想必这不为人知的惊奇,也终将变成世人永远无法猜出的谜底。

今日话题

读完《萧红传》,你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呢?欢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欢萧红的故事,欢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好看”,我们明天见,晚安。

《萧红传》⑨

平淡的爱情,比浪漫更让人安心

《萧红传》⑧

坚强独立,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萧红传》⑦

不合适的爱人,不如早点放手

-背景音乐-

V.A《伞のふたり》

-领读-

储杨,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专栏作者,图书情报硕士,90后双子座,工作于图书馆,以书为伴、走心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8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