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红酸枝的价格已经翻倍,红木原材料普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30/6032484.html

每年6、7月份本来是红木销售淡季,今年却出现抢购。往年红木价格一般每年上涨30%到50%,今年大红酸枝的价格已经翻倍。

目前大红酸枝的小料、次料每吨价格5万至7万元,中料每吨价格8万至15万元,口径20厘米的好料每吨价格在20万至30万元,口径在20厘米至30厘米的上等好料每吨价格在40万至60万元之间,还有些板料按其宽厚论块卖,折合下来每吨一百万元。资源告急,红酸枝成为“疯狂的木头”,带动其他红木价格上涨,红木家具也将水涨船高。

在新公约规定下,红木材料原产国开始严禁红木砍伐并控制出口贸易。从上半年开始,红木原产国出口贸易量急剧下降,中国海关查处力度明显加大。自5月起,越南率先对红木原材料出口提税%;据广东海关年的统计数字,广东沿海上半年共查处30亿余元的非法进口木材。9月下旬,深圳观澜木材市场不少红木仓库被海关查封。10月中旬,越南、老挝报关公司通知中国合作方:凡在两国订购的交趾黄檀必须于10月25日前全部出关,以后将严禁出口。

近年来,明清古典家具的收藏投资热带动了红木家具的销售和生产,也增加了对红木原木的需求,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红木屡屡成为游资的炒作对象,价格暴涨暴跌。红木家具的价格也坐上了过山车。7年暴涨,8年暴跌,9年下半年又开始走强,年暴涨,年10月以后又开始回调。今年“面粉”持续涨价,必定会影响到“面包”的价格,大红酸枝原木的价格急速上涨,自然会带动大红酸枝家具的价格上涨要求。

但业内人士提醒买家,目前市场上的“红酸枝”家具材料优劣不同,来源复杂,价格差异悬殊,要注意区分。

红酸枝家族的“兄弟”多,国家标准规定的就有七种,目前技术检测鉴定水平只能到“红酸枝类”,不能精确到具体品种,市场上这类红木家具品源真假难辨。微凹黄檀和交趾黄檀同属国标红酸枝,但价格相差2倍左右。一些不良商家打擦边球,把微凹黄檀冒充交趾黄檀,或者两者相掺。这种掺假方式相对安全,即便被查出是微凹黄檀,商家也会振振有词,毕竟都是国标红酸枝。

交趾黄檀进入人们的视线比较早,因为产于东南亚、老挝一带,人们又把它称为老挝红酸枝、大红酸枝。自明代就有出现,后来因为紫檀材料日渐稀少,又被作为紫檀家具的替代品。现在业内提起红酸枝,必然是老酸枝,也就是交趾黄檀。微凹黄檀产于美洲,距离中国遥远,制作家具的历史短。微凹黄檀看上去比交趾黄檀更黄一些,红木家具行里的师傅们就总觉得它有点假,它的价格因而不如老挝红酸枝。

现在市场上出现许多“上了妆”的微凹黄檀家具,涂脂抹粉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白,而一些红木原料“上妆”的目的则是为了变得“更黑”。价格较低的微凹黄檀“上妆”后,被商家当作价格较高的交趾黄檀黑料来卖。

市场上还有很多红铁木豆被用来仿冒红酸枝木。红铁木豆产于热带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市场上称之“红檀”或“黄檀”,其实它不属于红木,也非檀木。

除了在材质上造假,很多老红木家具还在工艺上造假。大红酸枝家具适宜“打蜡”不适宜“上漆”,但很多红木家具必须“上漆”。因为缺乏高水准的烘干设备和工艺,原料烘干效果不好,只能通过上漆来掩盖缺陷。目前国标允许使用少量“白边”,即木材的边材,价廉但容易变形,很多商家就在看不见的部位掺“白边”。

很多所谓的红木家具不是按照传统的工艺,以严格的比例尺寸和卯榫结构来制作,而用胶水粘贴和金属连接,过上五六年,木头和金属就会互相排斥分离。现在很多买家带着吸铁石去检测红木家具,因为用考究的工艺做出来的红木家具不会有铁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明清古典正品,红木家具可一是鉴别难度大,资深行家都难免看走眼,新入行者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红木家具。再者如果不是“圈内人”,红木家具用于投资变现并不容易。

红木原材料涨幅最高70%投资红木家具出手正当时?

年以来,尤其是进入年的下半年,红木原材料涨势吓人,大红酸枝原材料平均涨幅已达40%,巴里黄檀原材料涨幅达50%,缅甸花梨大料涨幅高达70%,而最不受重视的非洲花梨原材料涨幅竟然接近%。面对原材料涨价,广东红木生产企业纷纷表示将要提价,升幅最高约20%。到处“涨”声一片,红木家具市场是否已经回暖?

CITESCOP17一石激起千层浪

年10月5日,被业界视为决定红木产业走向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7届缔约国大会”(CITESCOP17)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落下帷幕。据悉,全部黄檀属植物已经被列入濒危保护。CITES东盟专家组还在大会上提交大果紫檀(缅甸花梨)和鸟足紫檀(老挝花梨)、奥氏黄檀(白酸枝)和巴里黄檀(红酸枝、花枝)列入濒危物种附录二的提案。将大红酸枝(交趾黄檀)管制级别从附录二中的标注5升级为标注4,将管制范围从原木、锯材和胶合板扩大到了家具及零部件。这就意味着,中国红木国标内全部的酸枝木类和香枝木类都将进入国际管制,而且其它所有的黄檀属树种商品木材亦将如此。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今年早在CITESCOP17召开之前,红木圈内就已经“涨”声一片。据业内人士透露,眼下红木原材料价格涨势已直逼年行情。今年以来,尤其是最近几月,以当前红木行业几种主要用材,即CITESCOP17重点探讨的大红酸枝、巴里黄檀、缅甸花梨为例,大红酸枝好料年初25万元/吨以上,现在已经超过30万元,平均涨幅40%;巴里黄檀春节前普通料3万元/吨,现在是4.5万元/吨左右,涨了50%;缅甸花梨大料已从年初1.8万元/吨涨到约3万元/吨左右,较之年初涨幅达60%至70%;甚至连不在国标红木之列、一直不受重视的非洲花梨,其年初原材料每吨约元,现在元左右,涨幅接近%。

家具厂商无奈提价10%-20%

既然原材料涨势凶猛,那红木家具生产企业的成本将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家具价格是否会上调?记者近期多方了解了国内红木生产企业的动态,不少红木企业表示对原材料上涨很无奈,如果不适当提价,厂家实在承受不起“上涨”之重。

考虑到经销商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很多企业选择了暂缓涨价,为的就是给消费者一个适应空间。面对眼下红木的涨价潮,业内人士邱先生坦言非常无奈。他说,如果升幅不大的话,企业自身尽量承担起来,但近段时间涨得确实有点迅猛,公司也不得不在家具价格上作出调整,升幅大约在10%-20%左右。

而记者近期走访了广州红木家具市场——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红木馆,很多商家表示,东南亚逐步严控红木原材料的出口,资源会越来越少,红木家具提价是必然的趋势。以高端红木知名的靓家私负责人表示目前还在观望中,但如果原材料涨价后维持平稳的话,靓家私至少会提价10%-15%。

但随着红木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华南众多红木生产企业都选择了提价。10月15日起,汉宁红木对缅甸花梨系列产品价格上调10%;而深圳的东方宝鼎为了给消费者有缓冲空间,将提价时间定在11月1日,旗下三大系列产品最高提升约10%。

据业内专家表示,红木原材料的涨价或将在3-6个月后反映在家具的售价上。当然除了红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断攀升的人工、物流等成本,也会迫使企业为了生存而涨价,红木家具涨价已势在必然。

买涨不买跌,红木市场回暖?

既然红木涨价已成定局,那眼下的红木市场会不会开始回暖?之前持观望态度的红木家具粉丝是否打算出手?

业内人士邱先生说,从他公司国庆前后的销售情况来看,红木市场有明显的回暖,不少持币待购的红木爱好者都趁着涨价前出手了。而记者在越和红木家具区也发现,因为红木文化节以及特惠月的带动,前来选购红木的消费者比平时多了好几倍。据越和相关负责人表示,馆内缅甸花梨、刺猬紫檀、非洲花梨类产品人气很旺,因为这些也是相对价格较低的原材料。

而在以高端红木为主的展馆里,参观者远远多过买家。某品牌总经理吴先生跟记者明确表示,以大红酸枝、黄花梨、紫檀类为主的高端红木馆生意都很清冷,毕竟价格居高不下,眼下很多人仍然在观望,说红木回暖为时过早。他坦言,眼下各行各业都处于低迷状态,加上很多热钱都流向了楼市,而高端红木并非必须品,所以暂时还看不到红木高端市场回暖的迹象。在他看来,高端红木的消费者是比较理性的,他们更看重红木家具本身的价值,这个价值除了红木原材料,还包括工艺是否精细。

但是,对红木市场充满信心的仍然大有人在。最近,红木要被列入“不动产”再次成为热词,有人分析红木产品有望同房产一样,成为投资领域可靠的“金融产品”。而且,红木家具身上凝聚着文化与艺术之美,比普通的“金融产品”更具收藏与传世功能,由此看来,红木家具也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投资。

如果红木被列入“不动产”,这将更能推动红木市场朝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试想,如果你的红木家具材料不够漂亮,工艺不够精细,款式不够经典,为什么要花重金买回家做收藏呢?反过来,对消费者的品位和鉴赏能力也会是一种提升,如果你是一名红木买家兼藏家,那么你对红木材质、工艺、文化与历史的认知也足够写一本书了。

你还要再错过缅花和大红酸枝吗?

近年来,红木原材料市场近潮涨潮落已成常态,但让业内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年也曾被CITES诱发的火爆行情。当年,在泰国举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6届缔约国大会”引发了国际上的红木价格“地震”。据国内木材交易市场数据显示,年国内红木原材料较年上涨了30%-50%,交趾黄檀的好料一度上涨到55万元/吨的高价,而在原材料上涨的推动下,红木产品价格平均上涨15%。

但红木行业在年“遇冷”,当年8月红木市场还遭遇了价格暴跌的谣传,记者熟知的一名红木厂商就在当年底关闭工厂,然后到越南“抄底”红木。有业界人士分析年的“遇冷”,主要源于红木购买需求在上一年的抢购潮中被透支,行情低迷后,在年囤积木材的场外投机者逐渐抛货兑现,使得原料价格迅速回落。

年的红木市场被形容遭遇了“寒流”,红木原材料价格出现一再回落,一些红木品种甚至较前期高点跌去大半,囤货的厂商们备受煎熬,有厂商说“这一跌,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有业内人士认为,的“寒流”一方面是受消费市场萎缩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的股市席卷走了大量热钱。

眼下因CITESCOP17引发的这轮上涨行情,会不会让红木市场“解冻”,甚至回暖?这些都是未知数,但买涨不买跌,对真正的刚需消费者或投资型消费者来说,眼下是出手的好时机,不能太犹豫,眼下几天一个价,出手晚了,价格可能就差了一大截。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已经错过了黄花梨和紫檀,还要再错过缅花和大红酸枝吗?

来源: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

想要了解更多红木资讯,请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6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