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82762.html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这是《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自白,也是读罢《呼兰河传》最直观的感受。
一本薄书,短短的几百页,却写尽人间苦难,有着力透纸背的苍凉。
《黄金时代》中汤唯饰萧红
写《呼兰河传》时,萧红年仅29岁。
这一生究竟历经了多少苦难,才会让29岁年华的文字,透纸生凉?
文学之外的萧红,饱受争议,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久流传。”
1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萧红出生在呼兰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脾气暴戾,对她很冷淡;母亲早逝,她与继母也不大亲近。祖母曾用大针狠扎她的手指,令她痛得哇哇大叫。
年幼的萧红唯一的温暖来自于她的祖父张维祯。祖父教她念诗读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先衰。”她跟着祖父侍弄花草,张家的东苑墙角有一片菜园,两人经常一起翻土、播种、洒水。
在她眼里,与祖父在后花园的日子,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呼兰河传》中也记述着这片乐土: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萧红长大了,祖父也老了。年6月,刚过完80岁寿辰,祖父便撒手人寰了。
祖父去世对与祖父相依为命的萧红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她说:“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没有了祖父的照拂,萧红余生只能在一个人走了。
2
“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初中尚未毕业,她便被父亲许给了汪恩甲,一个地方军阀的儿子。萧红开始并没有多排斥汪恩甲,但在接触过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汪恩甲竟然抽大烟。
试图逃婚却被家人捉回毒打囚禁,还好小婶子帮忙,藏在一辆拉白菜的马车里,逃去了哈尔滨。
自此,萧红余生再未踏足故乡,纵然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七座城市,但再也没回到过呼兰。
正值天寒地冻的时节,贫困交加的萧红,在哈尔滨没有亲友可以投靠,只得在街头流浪。就在她走投无路时,与汪恩甲重逢了。
他们一起居住在东兴顺旅店,不久,萧红便怀孕了。汪恩甲却在拖欠旅店巨额房租,萧红临近产期的时候,不辞而别,从此再没有音讯。
萧红没钱,差点被旅店老板卖进妓院抵债。情急之下,她只好写信给《国际协报》求助,等来了前来送报的萧军。在这样的契机下,一个贫困潦倒的临产女人,一个生活困窘的穷学生,迅速地相爱了。
《黄金时代》中冯绍峰饰萧军
萧军没有钱救萧红,但天无绝人之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旅馆被积水淹没了大半,萧红趁乱乘着一艘小船,逃走了。
逃出来的萧红,生下了汪恩甲的孩子。孩子出生六天,她既没看一眼,也没喂一口奶,一咬牙一狠心送人了。
和萧军在一起,两人虽然贫寒,但享受着属于穷人的爱情。没有被子,他们裹着大衣一起取暖,没有粮食,他们把黑列巴蘸着白盐吃,他们一起写作,一起混迹牵牛房。
3
“我总是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了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后来,因为萧红的文字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两人不得已一路向南逃难,哈尔滨、青岛、上海……在上海,他们结识了鲁迅。
鲁迅是除了祖父以外,第二个给萧红温暖的人。
在鲁迅的提携帮助下,两人发表了《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这两部代表作,名声大躁。
相较于萧军,鲁迅等文坛大家似乎更欣赏萧红。鲁迅认为萧红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已经力透纸背”,亲自为《生死场》写了序言,甚至称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生死场》
萧红著
点击了解详情
因为这些缘故,萧军很不服气。常常家暴萧红,与周围的女人暧昧不清,甚至趁着萧红外出,与她的闺蜜厮混。
她在《苦杯》中书写了这段苦涩的经历:
带着颜色的情诗,一只一只是写给她的,像三年前他写给我的一样。也许人人都是一样!也许情诗再过三年他又写给另外一个站娘!
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唇了。我穿的是从厨房带来的油污的衣袭,为生活而流浪,我更没有少女美的心肠。
他独自走了,他独自去享受黄昏时公园里美丽的时光。我在家里等待着,等待明朝再去煮米熬汤。
萧红难以忍受不忠与家暴,又顾念从前的情分。但时局动荡,给她解决情感问题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上海沦陷,萧军和萧红不得不开启新的流亡旅程。他们逃亡途中,萧军执意要去参加抗日游击队,拿枪杆子对付日本人,而萧红则想去大后方。
两人大吵一架后,在西安分手。
4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此时的萧红已怀有身孕,也许是心疼萧红,她的多年好友端木蕻良,决定和萧红在一起。
虽多方反对,但他执意娶萧红为妻,两人最终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婚礼上,萧红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我对他也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然而,萧红没能过上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婚后不久,武汉告急,两人只得了一张前往重庆的船票。
萧红怀孕已久,行动实在不便,便让端木先走一步。端木真的就拿着船票,把萧红一个人留在炮火纷飞的武汉,去了重庆。
后来萧红又辗转前往重庆,跟随端木远赴香港。萧红终于可以安静地伏案写作,并完成发表了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萧红著
点击了解详情
茅盾称其为“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不过此时,萧红的身体每况愈下,还检查出了肺结核。太平洋战争爆发,端木蕻良要突围返回内地,再一次抛下萧红,独留萧红在香港的酒店养病。
年,1月22日,萧红病逝,年仅31岁。
去世前,萧军、汪恩甲、端木蕻良没有一个人在她身边,给予她温暖的鲁迅和祖父也早已长辞于世。
无法开口说话的她,在纸上写下这么几句话:“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更多萧红相关解读
加入文轩九月文学历史细读社
在社群内你可以获得
▽
每周细读一本书:加入线上读书群,一周细读一本书,我们也将与你分享这本书的前世与今生。
文学/历史好书送你:对于每日坚持阅读,分享观点的书友,我们将送出文学/历史类任意纸质书一本。
更多文学/历史电子图书任意读:我们准备了线上同类(文学历史)电子书,可以免费任意阅读,其中不乏豆瓣高分优质图书。
一千本书,是一千个角色,一千个世界。
进群方式,添加小九,或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