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5.html
是玉的里面,玉的精华。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说君子哪怕身穿粗布烂衣还怀抱美玉。这是君子的品德,是一种崇高的状态。
相由心生,从心所想,这是一种高华、高美的状态。圣人怀有理想,君子也怀有理想。
“理想”这两个字,是端木蕻良为朋友所书。
一位姓徐名春,字号纪克的人。托吴门的朋友向端木先生求字。那是年的秋天,端木先生在他北京西坝河寓所所作。
当时端木蕻良已经是一位74岁的老人了。
端木蕻良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书、画全才。
写“理想”这幅作品的时候,一生痴迷红学的他,正在筹划创作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下卷。
如果说,曹雪芹是用《红楼梦》记录了一个时代;那么作家端木蕻良也是那样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与参与者。
端木蕻良书法横轴l秦汉胡同鉴藏
端木蕻良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的时候,非常关心时局。不久就加入了北平左翼作家联盟,他开始和鲁迅通信。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创作文学作品。
当时左翼文化运动兴起,在东北还有一批文学青年像萧红、萧军、舒群等人,都在进行文学创作。
为了避免与他人笔名重复,便于创作发表作品。他就为自己取笔名为“端木蕻良”。其实他原名叫曹汉文,也叫曹京平是辽宁省昌图县人。
鲁迅先生作为左翼作家联盟的旗帜性人物,与这些来自东北的文学青年来往也很密切,并且处处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修改和指导下得以发表,鲁迅先生还亲自做了序,对这些文学青年很是爱护。
年,端木蕻良与萧红、萧军、还有蒋锡金等人,一起来到武汉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共同创办《七月》刊物开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
年,端木蕻良和妻子萧红辗转去了香港。尽管时局动荡,生活清贫,但二人仍笔耕不辍。
端木蕻良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萧红更是完成了《呼兰河传》、《马伯乐》两部著作。
静水流深,不显山,不露水。他们绝不刚烈,却无比丰富;如玉石一般温润,却内蕴无穷。他们心胸宽阔,接纳百川,却又心地坚定,始终不曾动摇自己的方向与理想。
理想这个话题,永不过时。
我的理想是做一位画家
因为我爱画画
我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个坚持、不放弃的人。
我想对长大后的自己说:“不知则问,不能则学。”遇到不会画的地方,必须得问一下。如果在那自作小聪明,到时候画错了也不知道。
我的理想是当一位歌手
因为我很喜欢唱歌
我希望长大后会成为一个有名的人。让别人向我学习,做别人的榜样。
我想对长大后的自己说:“做所有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地做下去。”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如果半途而废,过了很久又想去做那件事情,前面的基础都给忘记了,要重新从基础开始学。
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科学家
我觉得做实验很有趣
我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因为有趣很好玩。
我想对长大后的自己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想先成为一个品德好的人,再成为一个科学家。
在我们那个年代,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和大学同学一起去考研。我是学化学的,想在知识上更长进一点,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那应该是我们追求理想的一个开始。
这就像我常常带孩子去登黄山一样,登的过程很辛苦。辛苦的事情,人多多少少会想要放弃;心里总是期盼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很多时候很想这个事情马上过去。但是,最后基本上都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把它坚持下来。
就像登黄山一样,只有登上去了,才能看到美好的风景。考研也是,只有咬牙坚持下来,才能考上。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最近在参加一个财务管理课的学习。在家里完成了一个人生大事之后,又继续出来给自己充电。
现在的我,仍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那种学习热情,对每一个问题,都很认真地去钻研。
我在追求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成为了孩子的榜样。让他对学习这件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然,我也需要在家庭和自我提升之间做好平衡。
本期有奖互动▼秦汉胡同专卖上新啦!
近期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