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水利工程变身景区,游客破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http://m.39.net/pf/a_6845117.html

北京西五环田村山南路北侧

有一处盛景

总占地面积66.7公顷

是本市首个向市民开放的

水利工程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

美得不可方物

说的大概就是“她”

究竟有多美

小水保证你看以下两张照片

就能被深深吸引~

这里原来是一个

常年污秽不堪

飞沙走石的垃圾弃渣场

如今已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自年9月25日起

西蓄工程正式面向市民开放

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截至年8月11日

接待入园市民游客达万

今年8月12日

西蓄工程又顺利接蓄了

雨洪水万立方米

两天内实现了“两个”的目标

8.12的降雨西蓄接纳了雨洪水整万立方米,蓄洪水位水量也达到了西蓄管理处成立以来最高的42.51米和万立方米(不含入渗量约19万立方米)。尤其杏石口枢纽,通过与河湖管理处的联合调度,在最强降雨的时段,顺利分洪永引渠洪水24立方米/秒,分洪水量41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玉渊潭闸的泄洪压力,从而降低了城区整体内涝风险。这次降雨,“西蓄东排“的作用发挥充分,效果明显。

话说回来

美丽的西蓄工程

自对外开放后

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好评

只要天气好,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进来溜达一圈。

家住建西苑小区的林女士对家门口这个大“公园”赞不绝口。每次她都会从西南门溜达进园,先沿着台阶缓步走进“盆地”,看看最近水葫芦是不是又多开了几朵花,再顺着沿湖小路朝东走,“探望”一下荷花和睡莲的长势。林女士的手也不闲着,她会用手机沿途拍下玉簪、月季等美景发到朋友圈,收获朋友的点赞。

这个曾经的砂石坑现在几乎成了附近居民的后花园,而且经过近一年的打造,现在呈现出了最佳的生态效果。

曾经远近闻名的砂石坑

是怎么华丽变身的呢?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砂石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开采,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有地下水溢出,砂石坑停止开采,之后这里一度成了倒卸建筑渣土和生活废品的地方。

砂石坑的砂石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坑塘结构也利于雨水的蓄滞。于是,年年底,市水务局将砂石坑改造成为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汇聚周边八大处沟、北八排沟、琅黄沟等流域约27平方公里范围的雨洪,减轻下游河道的排水压力。与此同时,西郊雨洪调蓄工程还具有可控回补地下水以及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经过一系列改造,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管理处副主任杨连生介绍,工程对公众开放以来,得到市民青睐,尤其在疫情期间,开阔场地尤其受到市民欢迎。

为了给市民营造

更良好的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管理处

不断进行景观提升和设施打造

实现了

“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亮点突出”

春天,园区内有盛开的二月兰、山桃花;夏天,坑底可蓄积雨水,栽种芦苇、水葫芦、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边坡上余平方米月季梯田已成花海;秋天,园区内有火炬树、水杉、黄栌等多彩植物点缀;冬天,园区用金枝槐、红端木等植物增添色彩。

截至目前,全园共计栽种了灌木上万株、乔木余株、地被植物约10万平米,水生植物2.5万平米。园内还应市民需要增加了垃圾桶、移动厕所等便民服务设施。

小水提醒市民

由于目前仍在汛期

降雨随时发生

请市民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5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