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瓜节气说立夏

老树的立夏节气诗画。

《立夏》

老树画画

新荷乍露嫩绿,

后园初发幽篁。

枝上青梅尚小,

鱼儿游在池塘。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来由

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中国福利会儿童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制作了“立夏”的视频,不爱读文字的,请看[时长1分47]

立夏分三候

一候蝼蝈鸣: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蛄在田间的呜叫声;

二候蚯蚓出: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

三候王瓜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民俗▼▼▼▼▼▼▼▼▼▼▼▼▼▼▼▼▼▼▼▼▼▼▼▼▼▼▼▼▼▼▼▼▼▼▼▼▼▼▼▼▼▼▼▼▼▼▼

立夏斗蛋消灾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立夏尝新▼▼▼▼▼▼▼▼▼▼▼▼▼▼▼▼▼▼▼▼▼▼▼▼▼▼▼▼▼▼▼▼▼▼▼▼▼▼▼▼▼▼▼▼▼▼▼

立夏,一定是吃货们最喜欢的节气,因为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

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立夏饭,你吃了没有?简单美味易上手,加“小白”要菜谱哦。

▲▲▲▲▲▲▲▲▲▲▲▲▲▲▲▲▲▲▲▲▲▲▲▲▲▲▲▲▲▲▲▲▲▲▲▲▲▲▲▲▲▲▲▲▲▲▲▲▲▲▲▲▲▲▲▲▲▲▲▲▲▲▲立夏赏花▼▼▼▼▼▼▼▼▼▼▼▼▼▼▼▼▼▼▼▼▼▼▼▼▼▼▼▼▼▼▼▼▼▼▼▼▼▼▼▼▼▼▼▼▼▼▼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

芍药和牡丹一起并称“花中二绝”,也有人说是“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牡丹和芍药同属芍药科芍药属,外貌酷似,但仔细区分还是发现两者的诸多不同。

牡丹是灌木,木质茎,落叶后地上部分不枯死;牡丹叶片宽厚,先端常常再裂,正面绿色背面略呈黄色;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盛花期4月中下旬。

而芍药是宿根草本,草质茎,落叶后地上部分枯死。芍药叶片狭薄,先端是尖的,不再分裂,两面均呈浓绿色;芍药花单生枝顶或近顶端叶腋,花径在15厘米左右,较牡丹略小。盛花期5月中下旬。

▲▲▲▲▲▲▲▲▲▲▲▲▲▲▲▲▲▲▲▲▲▲▲▲▲▲▲▲▲▲▲▲▲▲▲▲▲▲▲▲▲▲▲▲▲▲▲▲▲▲▲▲▲▲▲▲▲▲▲▲▲▲▲立夏养心▼▼▼▼▼▼▼▼▼▼▼▼▼▼▼▼▼▼▼▼▼▼▼▼▼▼▼▼▼▼▼▼▼▼▼▼▼▼▼▼▼▼▼▼▼▼▼

立夏之际,我们需要思考一些民间俗语背后折射的一些心理现象,比如”狭路相逢勇者胜“、”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些心理现象说明了内心中的浩然之气密切关联着事情能否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所以,只有学会独立探索,独自承担,才会拥有独特的心理品质。这正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能力,是一种驾驭困难、迎接挑战的能力。

摘自《与时间同行》韦志中

▲▲▲▲▲▲▲▲▲▲▲▲▲▲▲▲▲▲▲▲▲▲▲▲▲▲▲▲▲▲▲▲▲▲▲▲▲▲▲▲▲▲▲▲▲▲▲▲▲▲▲▲▲▲▲▲▲▲▲▲▲▲▲立夏DIY

挂蛋制作

我小时候是挂过蛋的,那时候外婆阿姨们还要暗地里拼一下,谁家的蛋大,谁家的蛋袋子钩得更漂亮。

你知道怎么编基础款么?不如试试,让手工之光辉再发扬一下。

立夏蛋袋编织步骤

准备篇

一、先准备几枚鸡蛋,用水煮熟。

二、拿剪刀剪一根比较长的彩绳,和3-6根一样长度的彩绳。

三、将短的彩绳,固定在长挂绳上。

四、将相邻两根彩绳打结。

五、左右两边的彩绳也要打结,这样就成为一个环状。

六、最后在结尾处将所有线头集中在一起打个结,就完成了。

七、注意每一层打结的上方彩绳长度相等。

八、注意打结的一定是相邻的两条线绳。

九、增加短绳的数量,可以令网眼密一些,更精致一些。

基础打好了,之后的发挥就看你啦,改写“老奶奶的钩针活”吧!

可爱嘛!你也开下脑洞,做一个属于你家宝宝特有的“立夏挂蛋袋”吧。

布和瓜的世界

希望加入“布瓜自然探索群”,一起学习自然笔记及相关节气知识,请

(1)分享此专栏至朋友圈;

(2)截屏发送给3;

(3)受邀入群,一起学习吧。

[以上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资源,版权归原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fz/7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