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了helliphellip

霜叶红了

“关西之旅”,才不过刚刚结束,张桑、胡桑又惦记着要去“上高地”看红叶。他们上网一查,上高地将于11月14日封山,这就意味着上高地的红叶已经凋零了。后来,胡桑听人说“青山高原”(虽说是高原,但海拔不过七、八百米)的红叶很不错,征求了大家的意见之后,于是就决定去那儿!

1、入住度假村酒店

11月10日是星期二,那天上午我有两节“对面授课”。下课后,顺便加满了汽油,回到家里才不过12点45分。

12点50分,张桑、胡桑准时到达我家门口,他们把行李搬上我的丰田车后,张桑又将她的小车停进了我的车库。

按约定今天由我开车,从我家出发去三重县,由“白川”进入名古屋高速,这样的话既方便又省时。

罗莎?布兰卡酒店

到达我们入住的“罗萨?布兰卡”度假酒店,时针正指向三点,用时恰好两个小时(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儿),行车千米,相当于从我家到“下吕温泉”这点距离。

趁胡桑在办入住手续,我便不失时机地用手机对酒店的内外环境,开始了“例行”的拍摄任务。

我历来喜欢采用“抓拍”手法,等到入住手续办完,我对宾馆内景的拍摄也差不多完成了。

你还别说这个酒店的布局、装饰还真称得上富丽堂皇。

我们的房间在六层,电梯、走廊里特别干净、漂亮。房间布置得也很有品味,窗外的阳台别具一格。

看见了住在隔壁的她俩,我挥手打了个招呼:“这里的景色真不错啊!”

不一会儿,她俩来到我们男生房间,居然坐在阳台的椅子上唱起歌来。心情也太爽了吧?

“喂,这里是日本,请不要太过放肆!”我小声地提醒道。

2、露天舞台上的娱乐节目

收拾完行李,我们下楼去盘点酒店的各种设施。

穿过大厅,我们先来到温泉浴场的门口,随后又参观了今晚用餐的餐厅。

隔着走廊窗玻璃,酒店的美丽的外观呈现在我的眼前。

外面的风光更加美好。站在大草坪观看,从酒店延伸出来的餐厅建筑很有特色,像一条长长的扁担挑起两个大大的圆形陀螺。

宽阔的草坪上有几个黑色的凉亭,中间还有一个白色的舞台,舞台背景是镶嵌着透明的有机玻璃。

夕阳的余晖投射在舞台上,留下一片方格式的光和影。

舞台上的张桑好像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仿佛正在直播“访谈节目”。

“来过,路过,不能错过!”有这么好端端的一个舞台,她们俩一合计,决定将在“水莲舞蹈教室”学成的民族舞蹈“我的九寨”,在此演练一遍。

我们两个男人作了分工,胡桑负责现场录像,我担任舞台摄影。随着伴奏音乐声响起,她俩翩翩起舞——

一场“现场秀”正在录制,她俩今天玩儿得特别“嗨”!

我观察了一下四周,舞台的后方还有一个四方方的可供直升飞机起降的浅蓝色平台。如此设施与规模,可见这个宾馆身价不菲。

除此此外,还有可供“烧烤”用的庭院、用圆木头建成的北欧式别墅群等。

3、霜叶红于二月花

酒店不远的树林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金黄色,我们兴奋地急步走向那片林子。

那边儿还有一栋栋用圆木头建筑的别墅。可是,当我们走到别墅跟前时,阳光突然消失了,拍出来的相片失去了应有的光泽与色彩。

我不禁觉得有点儿懊丧,甚至责怪她们为了跳舞耽搁了我拍摄“夕阳西下”的美好辰光。

拍着拍着,夕阳又重新露出了笑脸,将一片片光芒撒向大地。“哇塞”!我情不自禁地惊叫一声。

“多么美丽的霞光,多么漂亮的村庄啊!”我对着夕阳,对着夕阳下像血一般鲜红的红叶行“注目礼”!

“这,这、这红叶,简直太、太…、太……漂亮了!!”不知是谁激动得有点儿哽咽,有点儿语无伦次。

“是啊,‘霜叶红于二月花’嘛”!”

所谓“霜叶”,在这里泛指秋冬之际会慢慢儿变红的树叶,不单单指枫树叶。一般来说,过了“霜降”(10月23号,是24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之后,霜寒降临,气候会渐渐地变冷,昼夜温差变化大,一部分落叶灌木林的颜色会慢慢儿地变红。

俗话说“秋风乍起,蟹黄叶红”,人们为什么会选择“霜降”之后出游去观赏红叶呢,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因纬度及海拔高度不同,树叶变红有先有后,日本中部地区最佳观赏期,是在11月中旬或下旬。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太阳渐渐地收敛起它的笑脸,他们仨登上了那边儿的山坡,身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一个人随意惯了,一边往回走,一边不停地拍摄夕阳消失在西山后的落幕景象……

4、酒不醉人人自醉

掌灯时分,微风轻轻地吹来,稍稍觉得有一丝凉意。

拍摄完了外景,我破例一个人坐在酒店宽敞、美观的大厅里,赶紧编辑和推送刚刚拍摄完的相片,而把餐前必须“泡温泉”的约定抛在了脑后。

他们回来了,说是站在山坡上看见了美丽的晚霞……

今夜的晚餐是洋式料理,桌面上摆放着各色长短不一的刀和叉。据胡桑介绍说:这家酒店的西餐,网上好评如潮。

好菜当然得配好酒,我们用优惠券选定了酒店特供的一套三种类型的日本酒,有“大吟釀”清酒,还有梅子酒。

据酒店的男性服务生介绍说,做西餐的大厨是特意从京都聘请来的,做出来的西餐,色、香、味俱全。

“嗯,不错,不错,味道好极了!”我尝了一口鲜嫩的松阪牛排,不由地赞不绝口。

“你们是上海来的吧。”年轻的服务生突然改用中文问道。

“噢,原来你是中国人,可你只猜对了一半,我们中间三个是上海人,一位是北京人,我们是从名古屋来的,国内的游客现阶段可来不了日本。”我解释道。

“哦,对不起,我是苏州人,所以听得懂你们说的上海话”。

“原来如此,苏州与上海是近邻,‘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胡桑戏谑地说了一句,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你是在这儿就职的吧,可否请问一下尊姓大名?”我的职业病又犯了。

“免贵姓范,前不久刚从大阪总部调过来工作。我们酒店的老板是上海人,以前我们集团公司是做房地产的,两年前收购了这家酒店。改变了经营方针后,刚开始那一年几乎天天爆满,如今‘疫情期间’,节假日也几乎满员,只是平常日子生意清淡了一些,而且还有人员限制。

你们平日里来,我们这儿的服务会更加到位,你们今天的晚餐是升了级的,比其他客人享受更高级的待遇”。他笑着离开了。

我环顾一下四周,餐厅里就餐的客人不多,就这么几桌人,桌与桌之间距离分得很开,可见,这里对疫情的防范工作做得很到位。并且,我们吃的东西确实跟其客人不一样。

然后,我颇为得意地总结道:

“我说嘛,咱们选择‘平日’出行,这主意再好不过!我星期三没课,周二上午上完两节课后出行,既划算又安全,真是‘一举两得’啊!

不过,还得感谢我们的‘观光大使’,给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次别开生面的旅行。来,来,来来,再一次为我们的胡桑干杯!”

“今天,许兄既要上课又要开车,为你的辛劳,也为两位女士下午的倾情演出,干杯!”胡桑拿起酒杯又一次动容地说道。

范先生又来关照我们了。他告诉我们:这里的温泉泉质及规模,在三重县境内是数一数二的,评价也有口皆碑,当然也请你们多提宝贵意见!

胡桑和我分别给了他“观光大使”和特约记者的名片,并请他转告我们对酒店老总(我们的上海同乡)的问候!

最后,他还告诉我们:他们丰臣集团公司在名古屋、京都等地有分公司,他还没去过名古屋,有机会很想去看看。

几杯混合酒下肚,不禁有点儿飘飘然,像似飞起来一般的感觉……

5、翌日早晨

早晨起来打开窗户,屋外的空气十分清新,光线柔和,其景色与黄昏相比,别有一番风情。

为了证实一下范先生昨晚所言“温泉”的实质,早上,我和胡桑俩人又一次进入酒店里的温泉。

偌大的温泉池里只有我和胡桑两个人,便立马取出手机拍摄了几张泉池的相片。除了其泉质润滑、舒爽(前晚已经体验过)而外,其规模之大,更令人十分惊讶!

更令人惊诧的是,旁边竟然还有一大片浴池闲置在那里。

洗完澡,路过大厅,怎么看怎么觉得上午的大厅更显得宽敞、宁静、阔绰、富丽堂皇。户外,却又是一派别样的感受——

摄影最好的时光莫过是清晨和黄昏,这几乎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共识。

早餐也很不错,吃饱了,喝足了,才好继续我们的征程。

6、青山保健休养地

按照预定计划,我们打算退了房后直接去青山高原。

可是用“GPS”导航,却怎么也输入不进“风力发电”之所在。“反正确定青山高原上的一个地点,到了那里“自然而然”地就会找到那个地方”,我想。

于是设定了“青山高原保健休养地”,离这里不过二十来分钟的车程。

这里的设施相当齐全:别墅(出租屋)、木制小屋、帐篷村、自驾车露营地、游泳池、网球场、烧烤棚、多功能广场、绿色广场、公园、管理中心等等。

路上撒满了红叶,两位女士连“满地的落叶”都不肯轻易放过,信手捧起一大把,潇洒地撒向天空,真正的“自娱自乐”,而且“自得其乐”,我不失时机地点击手机屏幕……

今天是星期三,休养地里几乎看不见有人走动,天地之大,似乎只有我们几个人的说笑声,在纯净的空气中回荡……

7、青山高原揽胜

但是,在自家车里“GPS”定位系统上,还是找不到高原上“风力发电所”的位置。无奈之下,我只得去管理中心,找到了一位年长的员工,他热心地用铅笔在纸上为我描画了具体方位,并用手给我指明了行车方向。

青山高原“风力发电站”

我们终于找到了“风力发电站”所在的位置,它们深藏在群山中。自家车在山谷中转悠,“风力发电”的巨大风轮在山谷里时隐时现,真应验了那句诗句:“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青山高原,在古代是属于伊势、伊贺两个封国之间分界的山地,标高从米到多米,南北大约有15平方千米的草原。

春季的映山红(又名杜鹃花:截图)、秋天的芒草等四季应时的景观,吸引着四面八方不断来访的游客。

天晴的话,从展望台上放眼望去:伊势湾、知多半岛、伊贺盆地等美丽的景象如同全景式立体画一般尽收眼底。

展望台右侧有一条小道,想不到“曲径通幽处”,我们来到一处奇妙的地方。

刚开始走了没多少下行山路,我就裹足不前,不愿意再深入探究下去了。

从山的高处往山的低处走,沿途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这情景不就像女作家张抗抗写的散文《地下森林》(以前去过那儿)中所描写的一样吗?!

胡桑犹如一个勇往直前的探险家,率先沿着弯曲的台阶一直往下走去。不一会儿他就扯着嗓子喊道:“快来看呀,下面有两座木板桥,景色非常漂亮!”

她俩闻风而动,立马下山去了;我呢,不愿绕圈子,直接从山坡上俯冲下去。

“这儿真是个好地方啊!”木板桥上布满落叶,道路两旁的树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

女士们不断地变换角度,摆弄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和造型……

茂密的树林、千姿百态的树枝、满地的红叶、阳光的投影,宛如仙境一般,我不由地着迷了,使劲儿地点击手机的屏幕,将一幅幅美艳的画面尽收囊中。

意想不到的景色,意想不到的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全在不经意之中完成!

最后,我们驱车来到了最高峰——

青山高原的主峰名叫“笠取山”(标高米),从若狭湾经琵琶湖,脱落在伊势湾,形成了一条著名的“风之通道”。

就像轻取“斗笠”那样,这条狭长的通道,有一股股强风吹来,山名由此而得之,平均风速每小时7.6千米,是日本“本州”中屈指可数的“风况”绝佳之处,也是最适合“风力发电”的区域。

8、尾声经过青山高原主峰后,我便驾车沿着蜿蜒的山路顺势而下,左旋右转,曲曲弯弯,都是S形的下坡路,比及到达平地几乎没有踩过一下油门。

与往日不同,这两日一晚的“青山高原之旅”(包括周二上午上了半天课和往返驾车),我非但不觉得疲劳,反而更加精神抖擞。

明天,我还将迎接一天四节课的挑战,这,也许是拜“快乐之旅”所赐吧!(全篇完)

长按指纹,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fz/7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