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
那些年逾百岁的文人学者
马识途(-)
马识途(-),原名马千禾,出生于四川省忠县(现属重庆市)石宝乡一书香门第。自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雷神传奇》等;短篇小说《找红军》《接关系》《最有办法的人》等;长篇纪实文学《沧桑十年》等。被认为“在巴蜀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是继郭沫若、巴金、何其芳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苏雪林(-)
苏雪林(-),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知名女作家、学者。苏雪林毕业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法国留学回来后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 、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等任教。她的著作颇丰,其中有小说散文集《绿天》,历史小说集《蝉蜕集》,自传体长篇小说《棘心》,散文集《屠龙集》,散文评论集《蠹鱼生活》《青鸟集》,历史传记《南明忠烈传》,回忆录《文坛话旧》《我的生活》《我与鲁迅》,戏剧集《鸠罗那的眼睛》,专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中国文学史》,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概论》,论文集《蠹鱼集》,以及《苏绿漪佳作选》《苏雪林选集》等,另有一些译作。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他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寒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短篇小说《神》《鬼》;散文《随想录》,等等。他的译作包括《木木集》《家庭的戏剧》《红花集》《草原故事》《文学写照》《夜未央》《狱中记》《迟开的蔷薇》《秋天里的春天》《散文诗》等。罗洪(-)
罗洪(-),原名姚自珍,中国近、现代知名作家,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年开始发表作品,解放后在上海作家协会的《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担任编辑直至退休。先后出版《腐鼠集》《儿童节》《这时代》《践踏的喜悦》等十二部短篇小说集,《春王正月》《孤岛时代》《孤岛岁月》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散文集一种。年出版《罗洪文集》三卷。杨绛(-)
杨绛(-),原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年与钱锺书结婚后共赴英国,法国留学。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及随笔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等,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李育中(-)
李育中(-),年1月出生于澳门。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资深教授,中国大陆是最早译介海明威、卡夫卡、马雅可夫斯基 、萨特 、毕加索等名家作品的学者之一,著有学术著作、诗集、战史等多种。年,入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徐中玉(-)
徐中玉 (-),著名文艺理论家,学者。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文系,年又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国文学部。历任中山、山东、同济、复旦、沪江诸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鲁迅遗产探索》《古代文艺创作论》《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选集》《美国印象》等,主编文学研究丛书七套、大学教材《大学语文》五种及《大学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年12月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刘以鬯(-)
刘以鬯(chàng)(-),原名刘同绎,字昌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主编过《国民公报》《香港时报》《星岛周报》《西点》等报刊杂志。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刘以鬯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的创作,其著名小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成电影《花样年华》。代表作品有小说《酒徒》《对倒》《寺内》《打错了》《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模型·邮票·陶瓷》等;评论《端木蕻良论》《看树看林》等。《刘以鬯中篇小说选》和《对倒》分别获第四届和第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组推荐奖。年获香港艺术发展终身成就奖。◆◆阅读◆◆本文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KEY-可以文化出品
编辑:背背佳◆◆往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