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情里的江湖

那些爱情里的江湖

———文●洪绍斌

江湖在哪?在金庸笔下,在徐克电影中,在黄霑的词曲吟唱间,也在我们真实的生活里……

有人说,休谈江湖爱情,因不贴近生活,江湖里的爱情,虽来得真切、爱得也猛烈,但去得也干脆、恨得也彻底。

人们之所以爱武侠,是爱上了武侠里的了无牵绊、快意恩仇和来去自由……明知道是忽悠,明知道生活里不可能没有规矩,明知道不可以任性胡来,但都却欲罢不能!

“人生休说苦痛/聚散匆匆莫牵挂/未记风波中英雄勇/就让浮名轻抛剑外……/相见一壶酒/饮罢各西东/踏月而去/绝尘江湖/莫相问……”这是楚留香帅的爱情江湖。

“半醉半醒之间/再忍笑眼千千/就让我像云中飘雪……/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这是黄霑和徐克眼中,许仙与白娘子、还有小青的爱情江湖。所以,看过电影的我们至今都闹不清楚,许仙到底是钟情于白素贞呢?还是小青了……也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既是江湖,江湖既是人生。而爱情也如是。

八十多年前,在东北小城呼兰有一个叫张乃莹的姑娘。幼年丧母,父亲是个专制的农村小地主。从上小学起,就一直为包办婚姻而抗争。青年时,家里给她安排个官家少爷,她不愿意,于是逃跑。被抓回来后,族人认为她“丢人现眼”,要处死她。危急之际,在好心七婶的帮助下侥幸逃脱,与男同学汪恩甲一起私奔到哈尔滨旅馆里同居。时间一久,钱花光了,她又大着肚子。那男人和她讲,你在这儿等我,我回家取钱去。从此一去不返……

那一年,她22岁。没钱,没一技之长,又大着肚子,没能力谋身。于是只能试着写些文字,试着给报社投稿,居然还有几篇被选上了,多少换到了几枚可以买干面包沾盐吃的铜板。没稿费时,就拿着三角琴在街头卖唱,也于是认识了给报社打短工的后来的丈夫萧军。

由于欠债日久,旅馆老板就威胁她说,再不还钱,就把你卖到妓院去。她害怕了,给《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去信求助,正好那一年松花江发大水,淹了哈尔滨城,裴馨园叫箫军划小船拿绳子把她从窗口放下,她得以再次逃脱。

孩子出生后,因无力抚养,送了人。次年,她与救她的男人箫军同居,仅靠萧军当家教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依旧贫穷!有时候还不得不借债。后来,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收人稍有好转。她开始在家勤奋写作,终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创作。她以箫红的笔名给远在上海的鲁迅先生写信,同时寄去了手稿。周树人老师终被她的才华和文字所打动,出钱为她出书,并写了序,从此名动大江南北。那时,他们的朋友圈很耀眼!除了鲁迅外,还有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一干当时名动天下左翼作家。

从生活及创作角度而言,虽然萧军曾是她文学上的引路人,但对她在创作上对日常生活细致化的描写,而缺乏理想化的浪漫主义爱国情怀十分不满。萧军认为,文学是应当为革命服务的,而不是土得掉渣乡村生活。尤其是在当时,要写“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他们那一代左派作家圈子的主流信仰和责任。但她坚持要写就应该写真实的人生和生活,甚至喊出“作家不属于某个阶级,应该是属于人类的……”口号。在那个左派作家们都信奉要写就以“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为己任并纷纷奔赴延安的时代,如此生硬而不协调的声音,彻底得罪了圈子,也伤了爱人。

她完全被孤立,不得已与箫军分道扬镳。最终选择了“软弱而不革命的“富家少爷”端木蕻良“,辗转至香港,以文立命。写出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呼兰河传》……

八十年过去了,人们依旧记得的是她那充满着人性光辉和时代真实烙印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而那些当时奉为时代主流的左翼文学,大多昙花一现,几都成了废纸!

是爱情成就了箫红?还是箫红成就了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爱,没有爱情,这江湖岂不显得太狗血和孤寂凉薄了些?

只是,希望不论江湖如何凉薄!愿所有的江湖爱情不都只会是遗憾和凄凉,还有温暖和温柔。

作者简介:洪绍斌,男,云南大理人,白族。自由撰稿人,少数民族企业家。作品多描写边境风土人情与世态杂相,在边境文化圈有一定影响。

注:此文为作者投稿作品,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主编处理,

投稿作品奖励规则:(1)投稿作品有20位读者留言或阅读量以上的,将再发表于今日头条。阅读量以上,将再发表于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含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fz/1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