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
游天柱山后记
骆观宁
天柱山爬完后,原想去金寨、大别山景区玩一圈,联系了白马尖观景山庄,结果告知我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
算了往回走吧,下山去通票里面包含的两个地方玩一下。一个是石牛古洞摩崖石刻景区,另一个是天柱山地质博物馆。
早晨离开大龙窝索道下站旁的周家庄园酒店,下山。
在天柱山景区南门有一个寺庙
下山途中的风景
导航到石牛古洞,却带我们到了一个寺庙“三祖禅寺”。
三祖禅寺
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石牛古洞景区入口就在三祖禅寺的旁边,不太好找。有个售票处,票价50元。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是沿着山谷小溪两岸的岩石上雕刻着的众多诗、词、赋……
从唐代到民国乃至现代都有。看字体,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颜、柳、欧、米、赵各派应有尽有,石刻方法是阴阳兼备。
元代诗人吴伋有诗:石牛洞里诗无数,尽在烟云飘渺间。生动的描述了流泉摩崖石刻清幽环境和丰富的数量。
山谷全长约米,留存三百余方石刻。是天柱山的重要人文景观。
王安石曾经在舒州(现潜山县)任过通判,后封为舒国公。这个舒公亭就是为纪念王安石所建。
这就是石牛,可是我寻遍山谷也没有看到古洞。
岩石上的牛蹄印
天柱山书画院,要进去看看。
感觉这个地方真不错!一中老三届端木老可以带着书法班的弟子来这里研学,各路绘画大师也可以到这里采风写生。
天柱山地质博物馆,规模很大。不过参观以后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一般般吧。
看完了天柱山下面的两个景点,往回走吧,到合肥看看亲戚。到合肥顺便逛逛市区,看看包公祠、逍遥津公园。
我去过N次合肥,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去的频繁,那时我在江南水泥厂工作,为水泥回转窑工业电视自动看火项目经常去合肥工业大学。可是从来就没有逛过合肥市以及市区的公园。
住的酒店附近就是安徽省图书馆
包公祠
包公坐像
狗头铡、虎头铡和龙头铡
包公祠内的蜡像馆
包公园里面的景色
包公墓园
逍遥津公园大门
公园内的景色
合肥的公园对老人还是很不错的,60岁以上刷身份证即可进公园,这点比南京强。
合肥市中心的街景
九龙广场的雕塑
从合肥取道滁州回南京,到滁州看望一起插队的一个知青。计划到滁州途中玩两个地方:红石峡和大柳草原。红石峡在定远县城东约十几公里的地方,顺路就到定远县参观一下定远古城,网上看到介绍好像蛮好看,只不过看到的照片都是夜景,只有一张白天的。
到达定远古城一看,很大的一片现代古建筑群,我们从南转到北到湖边,又在古戏台向东向西看过去,看不到一个人。那么多的店铺都是大门紧锁。
有一条街叫囍街,有好多家婚纱摄影店和婚庆公司,但是只有街口的一家是开门的,里面有两个姑娘在聊天。没有一个顾客。
有一条街叫龙虾城,很多店铺。可是没有一个店铺是开门的,都是大门紧锁。
还有人造沙滩
整个定远古城看不到一个人。我就到处找开门的店铺,有两家,都是餐饮店。一家是大路边上的饭店,里面有个女同志说这里原来就是一块空地,过去没有听老人说过有什么古城,这都是这几年新盖的定远古城。
另一家是夫妻店,就在魔鬼城对面,老板四五十岁,比较健谈。说亏大了,他租的两间楼上下每年三万租金,可是没有生意啊。合同三年想退租不给退,只能等三年到期走人,这就是个死城,谁来谁死。
看到一栋楼的下面有一块石头刻有建筑概况,是年竣工的建筑。建设单位“定远伟光惠通古镇文化公司”大约是有ZF背景的公司吧。
我查了一下定远县年常住人口76万,年全县GDP约二、三百亿,这样一个地方搞这么大一个“古城”,还不是古村、古镇。这个县领导还很有魄力的。怎么看待全国若雨后春笋般的假古村、古镇、古城?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离开“定远古城”,去红石峡。红石峡位于定远县的拂晓乡,在一座小山的南坡上。网上介绍说是丹霞地貌,广告词“去不了张掖就来红石峡”。不过在皖北地区这种地貌还是很少有的。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个人在山上拍照了,听口音是南京人,有爱说话的还问我多大年龄,说他们都是老同学刚六十出头。
关于丹霞地貌,我在百度百科上查询了国内的丹霞地貌分布。除了非常有名的丹霞山、张掖等,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拥有丹霞地貌,我查到安徽省的齐云山和定远大红山也在其中。
定远县的大红山也属于丹霞地貌
下一站是滁州的大柳草场,早就听说过,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今天顺路去玩一下。
到达大柳草场(现在地图上叫大柳草原),站在山坡上的公路边,拍了几张照片就冻的我瑟瑟发抖,赶紧把羽绒服穿上。
大柳草场现在已经用铁丝网把整个区域都圈起来了,我绕到最北面的越野场地都找不到一个缺口。停车场旁边倒是有一个门,上面挂了个牌子,如要进入打开门电话。估计是要收费吧?
老伴笑我:你还想看看有没有牛羊?鬼都没有一个。是呀我原来还想能不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呢!现在就是一片秋草黄。也许遇到早晨有雾的机会能拍几张好片子?
大柳草场的这汪水还是很蓝,像蓝宝石。
虽然没有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还是要留个影。
围着大柳草场转了一圈,把我冻的半死。赶快去滁州订好的酒店休息。滁州市这几年城市建设有点突飞猛进,比几年前多出许多高楼。
睡了个懒觉,酒店的早餐不错。然后去乌衣镇看望在一个大队插队的知青。他们夫妻一个是南京知青,一个是上海知青,最后一批回城,结婚以后又多年两地分居,后来不容易在上海定居下来。
他的老家在乌衣,每年有好几个月回老家过田园生活。
途中经过一个村子,大家能看出田里绿油油的是什么吗?
临走的时候他爱人执意要到菜地里拔一些自己种的蔬菜让我们带回去,有菠菜、青菜、萝卜,还有土鸡蛋。
田园生活对退休的城里人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当天就能回到南京了,结束了这次旅行。回到家查了一下我的行程码,还是绿的。疫情之下的旅行还真不容易,一旦变成黄、红码,麻烦还真不少。非常庆幸!
“大爱沈沈祥万家”——走近现代医药工业的奠基人沈家祥院士孙金陵:栖霞红枫层林尽染赵舜龙:《炀帝功过》之学习心得《中国通史》第41集炀帝功过刘令和:熙南里甘家大院印像高国祥:钟山风景区赏枫行黄大琴演唱《月夜》《中国通史》第40集再造统一范京华:拾趣方山游一一记高二(5)同窗情胡建业:游览方山(视频)周素珍:程桥乡村巨变,池杉美艳惊人!《中国通史》第39集魏晋佛教孙金陵:朝天宫印象骆观宁:秋游天柱山高国祥:莫愁湖公园初冬美色《中国通史》第38集陈朝兴亡高建军:知青50周年回乡行高国祥:清凉山银杏文化旅游节殷九林:“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庆祝党建百年华诞展演记《中国通史》第37集北周武帝刘令和:南航大离退休职工金婚庆典纪实孙金陵:初冬的灵谷寺骆观宁:皖南秋色(下)《中国通史》第36集孝文帝改革骆观宁:皖南秋色(上)方北海:红楼秋色高国祥:走进南湖公园——《中国通史》第35集梁武帝治国赵舜龙:初冬,老俩口倘佯在惠济寺高国祥:“南湖小区”记忆方北海:前湖秋色《中国通史》第34集门阀政治周素珍:侯冲田园风光美,知青故里忆往昔。诗词君:有你陪伴心间,已是此生最美!简单快乐欢歌同行——茶友联欢视频(五)《中国通史》第33集魏晋风度孙金陵:古惠济寺游记段光复:“湘东化机厂,您好!”简单快乐欢歌同行——茶友联欢视频(四)《中国通史》第32集西晋统一谢文珍:画范京华:庆贺“茶馆”十二岁生日简单快乐欢歌同行——茶友联欢视频(三)《中国通史》第31集诸葛亮治蜀郭东辉:美丽而热烈的秋色红枫岗简单快乐欢歌同行——茶友联欢视频(二)舒德汇:六十年的纪念六十年的友情——记南京五中初中同学的相聚《中国通史》第30集三国鼎立孙金陵:高淳老街随拍江半帆:,难忘金秋南疆(五)——胡杨礼赞!简单快乐欢歌同行——茶友联欢视频(一)《中国通史》第29集黄巾起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