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家门前,嘉兴市大桥镇的果农张明星手里捧着刚摘下来的葡萄,他的妻子陈文英抱着三岁的孙子,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纯真而幸福的笑容。
▲捧着刚摘下来的葡萄,张明星一家人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张明星自家的葡萄园里,一片生机盎然,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在藤蔓上,散发着阵阵清香,令人垂涎欲滴。张明星与妻子在大棚内忙碌着,对葡萄进行修枝和施肥。
▲张明星在棚里为葡萄修枝
张明星介绍说:“我们种的是有机生态葡萄,品种有夏黑、巨峰和醉金香。种植这些葡萄需要用天然绿肥、生物发酵肥等无污染肥料施肥,人工进行防虫除草。如果雨下的大了多了,遇上积水,还需要24小时排水。同时,葡萄简易连栋大棚能减轻因雨水多而带来的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现在葡萄每亩产量斤左右,个个都是水分足、甜度高,品质非常好。”
张明星夫妇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原来靠着几台织布机生产头巾纱来赚钱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过去,家里穷,每天起早摸黑挣不到几个钱。后来葡萄来到了大桥镇,在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乡亲们都种起了葡萄。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富裕了起来,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葡萄就是我们的‘致富果’!”站在葡萄架下,张明星回忆起自己的种植葡萄的“甜蜜之路”。
▲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张明星与妻子在棚里采摘葡萄
▲张明星的妻子陈文英与孙子捧着又大又紫的葡萄
年,在葡萄产业带头人朱屹峰的指导和帮助下,大桥镇的葡萄产业快速发展。大桥镇政府还给予葡萄种植户每亩元的补助,以带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时张明星觉得种植葡萄的收益和前景都不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迈出了种植葡萄的第一步。
由于之前没有种植葡萄的经验,张明星便参加村里举办的葡萄实用技术培训,虚心学习葡萄的种植管理技术。刚开始,他与妻子靠着三亩葡萄地,一年赚了三万元。“收入是比以前多了,但美中不足的是葡萄的个头不大。于是我向别的果农请教,然后换了更好的砧木,改进嫁接技术。后来加大了投入,现在增加到10亩葡萄地。”
▲这是家里通向葡萄地的路,张明星每天都要来来回回走好几遍,细心照顾在棚里的“致富果”
经过夫妻两人二十多年的辛苦劳作,他们的付出也有了回报:葡萄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品质越来越高,依靠嘉兴水果市场和网络平台,葡萄销售地区越来越远,现在每年收益也有近二十万元。年,张明星家里的房子也翻新了,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都是党的政策和政府的支持,我们的生活也像葡萄一样越过越甜。”谈起现在的日子,张明星满脸微笑。
▲张明星将自家种的葡萄发在朋友圈里进行宣传,以扩大销售渠道
▲一串串印有“嘉兴”的葡萄将销往全国各地
经济在增长,群众在致富,乡村在发展。像张明星这样靠着种植葡萄致富的大桥镇农民们也越来越多,看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有了丰厚的回报,大家种植葡萄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更高了。因地制宜培育的葡萄特色产业使大桥镇赶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快巴。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嘉兴大桥镇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葡萄种植面积达1.57万多亩,年产量达2.6万吨,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总产值2.4亿多元。小小葡萄是果农们的“致富果”,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大桥镇的葡萄大棚与飞驰而过的高铁相互映衬,共同描绘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
-END-
图文
姚嘉琦
排版
姚嘉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