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石榴诗词,或托物寓意或情景交融,寄

  石榴,又称安石榴、海石榴,原产伊朗及阿富汗等中亚地,据传汉使张骞从西域得其种而归。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常呈橙红色,亦有白、黄、粉等色。果实球形;内多子。在中国文化中石榴被赋予吉祥、团圆、喜庆、昌盛、和睦、爱情、多子多福、金玉满堂、才华、长寿、辟邪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   石榴树榴枝婆娑,红花胜火,翠叶细密,硕果累累,籽粒繁多,晶莹剔透,味道甜美。自汉代引进以后,进入文人墨客的吟咏中,或托物寓意或情景交融,石榴意象寄托了诗人文士复杂的情感,历代皆有佳作。   “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石榴诗词里,   既有“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的欲燃榴花,也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的醉人清香;   既有“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的繁茂烂漫,也有“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的深邃理趣;   既有“满眼思乡泪,相嗟亦自嗟。”的感伤失意,也有“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的幽美恬静;   既有“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的羁旅愁思;也有“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的娇艳美好;   既有“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的相生相伴,也有“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的期待和憧憬。

1.火红欲燃的榴花--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咏石榴诗》南北朝·萧绎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绽开的石榴花,火红艳丽,色彩鲜明,灿烂夺目,宛如点燃的灯,又似黑夜之中燃烧的火焰,真是“火光霞燃递相然”!含苞待放的花苞,累累如同连珠,压满枝头,其蓓蕾之多,胜过那瘦枝疏斜,繁苞满缀的早梅。石榴花色彩火红似“燃灯”似“夜火”,花苞累累如“连珠”“胜早梅”,实在赏心悦目。   还有那翠绿玉润的叶子,如同新剪裁的一样;而那如桃花似珊瑚的火红花儿恰似旧时所剪裁。红花翠叶,真是令人陶醉。   此诗多用比喻,丰富的想像力,细微的观察力,极为形象的连类之比。“涂林”、“然灯”、“夜火”、“连珠”、“新剪”、“故裁”、“珊瑚”等,既恰如其分,又使石榴形象鲜明突出,无穷的美感,极美的意境。2.随风散发的清香--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唐·李白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海石榴,世间所稀之物。像珊瑚一样火红明艳的花朵,倒映着绿水,有任何东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辉,有随风散发的醉人的清香。红花绿水香清,既是咏叹石榴,也是赞美鲁女。实写石榴,虚写鲁女;对海石榴的喜爱,实为对鲁女的爱恋。由花及人,爱花及人,诗人李白不惜让自己变成东南向的石榴枝,去拂动鲁女的罗衣。可见爱之强烈,痴情之浓郁!遗憾的是最终无由一攀折,只好引颈而望,只有胸中那团熊熊爱火无望的激情燃烧着。3.繁茂烂漫的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题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五月间,石榴花开,一片火红,繁茂烂漫,鲜艳夺目。榴花盛开同时也有衰而落者,在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初结的小果。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人去攀折损害他的花枝,七零八落的殷红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青苔藓之上,红青相衬,十分优美,既可爱又惋惜。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成为赞美石榴的千古名句。其中“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既写了榴花的绚烂多姿,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4.富有深邃理趣的石榴--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新植海石榴》唐·柳宗元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新栽的海石榴小且细,高不盈尺,弱不堪扶,萎蔫不振,尚未成活。寒夜来临,清冷的月光洒满阶前,袭来阵阵凉意,直逼这可怜的石榴。在这寒夜里,石榴做了一个美梦,梦见天空变化万端,美丽的云彩涌起,笼罩着周围的一切,打破了索寞和沉寂,满树的绿叶红花,比彩云更美。   但不管珍珠般的宝树多么名贵,也离不开粪土养料,不然难以生长,更不会放出生命的光辉。不管红玉般的花何等光彩夺目、晶莹闪亮,也是在长着莓苔的乱石之中孕育而成。“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这两句诗极富深邃的理趣,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是离不开客观条件的。海石榴由栽植到长成、花繁叶茂,必有适应生长的环境。一个人理想的实现、才能智慧的发挥,一定是与客观现实社会条件分不开的!5.感伤失意的石榴--满眼思乡泪,相嗟亦自嗟。《感石榴二十韵》唐·元稹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初到摽珍木,多来比乱麻。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唯我荆州见,怜君胡地赊。从教当路长,兼恣入檐斜。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新帘裙透影,疏牖烛笼纱。委作金炉焰,飘成玉砌瑕。乍惊珠缀密,终误绣帏奢。琥珀烘梳碎,燕支懒颊涂。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绛帐迎宵日,芙蕖绽早牙。浅深俱隐映,前后各分葩。宿露低莲脸,朝光借绮霞。暗虹徒缴绕,濯锦莫周遮。俗态能嫌旧,芳姿尚可嘉。非专爱颜色,同恨阻幽遐。满眼思乡泪,相嗟亦自嗟。   在万紫千红竞相斗艳的百花园中,石榴并不出类拔萃,它既没有牡丹倾国倾城之貌,也没有秋菊儒雅高洁之名,它生性随和,耐寒耐旱,山地平原,村边屯里都可托根安身,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石榴既不名贵也不娇艳,然而就是这么一种普通寻常、不为人倚重的石榴花,在诗人初贬江陵士曹参军之际,牵动了敏感的心弦,为之写下了这么一篇洋洋洒洒富有感伤意味的诗歌。   诗人先叙石榴身世来历,再赋写石榴仪容,最后道出惜花之缘由。诗人之叙石榴身世,是怜其流落异乡。诗人之叙石榴颜色,是为其所受不公平待遇而抱屈。诗人之爱惜石榴,是因为石榴最能寄托他刻骨的思乡之情。人与花同恨江山阻隔故土遥远,故诗人忍不住对花感伤,在石榴花前洒下了一掬同情之泪。此等咏花,不仅仅是咏花而已,实是托花自伤身世之辞。6.幽美恬静的石榴--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山寺看海榴花》唐·刘言史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赏花,可在宫苑、闹市、郊野、庭院,但最有情趣的赏花地点,可能就是在那深山寺庙了。   夜深人尽,山寺幽美、恬静。皎洁的明月把银辉洒向大地、洒向花丛,海榴花比白天更加的神奇和富有魅力,那一丛丛红花在月光的笼罩下象彩霞、象红火一样美丽动人!令人陶醉!   此时(夜晚)、此地(山寺)、此景(海石榴),此境界,多么令人迷恋神往!怪不得诗人十年来,一次次的留恋忘返,留下留恋的足迹。7.羁愁思亲的石榴--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海榴》唐·温庭筠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海榴花盛开,花簇团团,鲜艳无比,光采照人,远远望去有如一团团烈火。海榴花叶绵密交错,如被裁剪成的绿色小纸条;海榴花色鲜艳美丽,好象插在女人云鬓上的红花。海榴的花蒂好象蜡滴下的珠子聚集而成;海榴的花蕊好像浅黄色的丝绸彩剪而成。   羁旅在外、客居异乡,孤单观赏着绚烂多彩、分外妖娆海榴花,思乡思亲的忧愁涌上心头,不知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是否也象自己一样地在观赏海榴花呢?如果也是这样,忧郁的心灵或许会得到一些慰藉。8.美好娇艳的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石榴》唐·李商隐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碧绿的石榴树,榴枝迎风婀娜,榴实鲜红繁富,薄膜透明轻盈,榴子鲜美齐整,令人叹赏不止。婉息的是石榴虽美好但太短暂,难及瑶池碧桃的生命长久。   爱慕的美丽女子如这美艳的石榴,纯洁的爱情要是能天长地久多好。遗憾的是:即使石榴比碧桃还要美丽娇艳,却也无法红颜“一千年”。人间红颜易逝,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石榴树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色彩,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9.相生相伴的花叶-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宋·杨万里蒨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五月,石榴花开的时候,真象南风将大红色的丝剪裁而成。不仅榴花鲜艳明亮,就是那花蒂也同样呈现红色。在染就这红花时却不肯轻易着色,让浓密的绿叶来遮护着这纯正的深红色。   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扶,作者在写石榴花红时衬,从正面的形容、比喻之后,转而至其叶,用叶来衬花,以绿来衬红,就更能突出红,显出“红”的可贵。说“不肯染时轻著色”,运用拟人手法,好象有意而为,平空又添了些情趣。这首诗写作既具有明显的宋人以议论入诗特点,又具有杨万里自己构思新颖、翻出新意的韵致。所以,在众多形容描绘石榴花的诗作中,它自有一席之地、不容小看。10.充满期待的榴花--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凉州令(东堂石榴)欧阳修〔宋代〕   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深红点。   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人非事往眉空敛。谁把佳期赚。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   翠绿的石榴枝条在春风中飘动,就象一位美人;红艳鲜明的花朵,好似点染在美人裙腰上的花纹。红花绿叶的石榴和红颜绿发的美人互相辉映,好似展开一领编织着一对美女花纹的簟席。美人插花打扮,又担心石榴太过娇艳,插上榴花会使自己芳容着色,边插花边偷偷照照镜子。“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一个“窥”字和一个“恐”字,写出了超常的境界。一个“窥”字说明佳人照镜子时内心是活动的,而活动的内容却是因为榴花过于娇艳,插上此花唯“恐”芳容减色。至此,从石榴花树似美女到花与美女相辉映,再到美女自恐不如花之美,把石榴花之美推向了最高的境界。   所以,当词人故地重游,处处找寻旧时的踪迹,只因为此地曾与佳人携手共游、同赏娇艳的榴花,也有过一段与榴花同样美好的生活。不过所见到的是树上已结满了累累的果实,每颗石榴黄里透红,好象佳人敷了胭脂的娇红艳美的含情脉脉的脸庞,在秋季的轻霜中搔首弄姿。“人非事往”,美好相聚已成过去。“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但愿和自己相聚的佳人不忘旧情,能在明年春风吹拂的季节,榴花再度开放的时候,能再度相逢。   榴花娇艳如美人,美人妩媚如榴花。谁能做得到不“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10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